风云入世多,
日月掷人急。
如何一少年,
忽忽已三十。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笑谈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人生五十年,
如梦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
壮士何所憾。
我如朝露降人间,
和风樱花随春谢。
四十九年一朝梦,
一期荣华一杯酒。
今天脑子里上面的四首诗一首一首的冒出来,意思都有相通之处。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慨,含蓄壮观,焦急豁达,将流逝的岁月融于寥寥数笔之中,吟多少遍都觉得不够。
第二首是90年代徐克拍《笑傲江湖》第二部,李连杰台词。
第四首传说是上杉谦信辞世诗,也有说是后世传记作家所做,具体已经不可考。但是天知道我有多喜欢,和风樱花随春逝,一起荣华一杯酒。人生不过尔尔,花开堪折直须折。
第三首是在看黑泽明的《影子武士》的时候看到的。织田信长本能寺之变时, 挥舞武士刀尽力奋战,写下这首诗之后随即切腹。
黑泽明拍的特别好,隆大介演的也很好,虽然出场不多,但是织田信长的豪迈和气度演绎的相当到位。放几张片中
用能剧唱人生五十年的截图,超级喜欢。








第一首是梁启超 三十岁时在日本东海道汽车中所作《三十初度·口占十首》之一也。当时友人想要为其做传,梁启超回答:若某之行谊经历,曾何足有记载之一值。 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做传的地方。 就像很多名画家会撕画一样,作家也羞于发表自己觉得不好的文章。
反观现在的自媒体,铺天盖地的文章袭来,大多数不值得一看。文章本是个引人智慧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多了,且不说会降低整体的民智,对于那些真正在写东西的人来说,也不下于洪水猛兽。作家也是要吃饭的嘛。这样一来,好的文章没人看,久而久之,就恶性循环,大家都去写鸡汤了。
这不是说互联网不好。金庸在写小说的时候,将武功当作一学问来写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郭襄去少室山寻访杨过的踪迹,无色禅师和她的对话:令尊学兼江南七怪、桃花岛、九指神丐、全真派各家之长。郭二小姐家学渊源,身手果然不凡。 “家学渊源”这四个字是很重要的,学识渊博的家庭对孩子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见识。
互联网就好比“家学渊源”的家庭,几乎什么资料都能搜的到。最终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世界, 不同的人看到的内容完全不同,有的人是真的受益,而有的人捡了屎还沾沾自喜。就拿金庸和网络连载很出名的《斗破苍穹》来说,后者是什么垃圾东西。这种文章又出书,又拍电影,简直让人恐怖。
一点个人偏见,不喜请轻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