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已经数不清,这是近段时间以外,外卖行业第几次登上热搜榜了。
2021年1月11日,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某一小区附近,一名外卖员疑似将汽油浇到自己身上之后点燃。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外卖员在被救下以后说的那句话
“我不去医院,我只想要回我的血汗钱。”
究竟是何等程度的剥削才能让一个外卖员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益?
这让人不经想起那个在1970年的下午,在火焰中高呼“遵守《劳动法》!”“我们不是机器!”的韩国青年全泰壹。
什么时候?前人为我们争取的种种劳动权益,在今天看来,如此的遥远?
去年,“打工人”一词大热,原本可以成为劳动阶级反抗争权的一个口号,却成为了工薪阶层自嘲的话术。
但这刚刚好反应了,打工者在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地位。
可是,最近一连串的悲剧,让小李不禁感叹:
已经2021年了,打工人的故事,越说越成了悲剧。
1
山雨欲来
让我们倒退回2021年,目光聚焦在在拼多多身上。
从12月29日,拼多多一名年仅23岁女工下班途中猝死开始,事情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控。
截止到11号,员工王某拍摄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的照片后被辞退,长沙员工谭某某跳楼自杀,这些都发生在,目前股价仍然飞涨的拼多多身上。
一人入院,两条人命,引起无数虚虚实实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
这个被卓别林的黑白电影“摩登时代”所预言的场景,如今却发生在现在,是巧合吗?
如此悲剧理应引起社会关注,人民重视,也有人勇于站出来披露自己在拼多多遭遇的种种不公。
结果呢?换来的却是拼多多一份,连公章都没有,不痛不痒的声明。
事件的一系列细节让小李回想起无数个甘当树洞,倾听朋友打工之苦,借酒消愁的晚上。
“公司经常克扣法定节假日。”
“办公室刚装修完就投入使用,还留有甲醛的气味。”
“卫生间坑位严重不足,解决办法只是要求员工上快一点。”
——图源王某披露拼多多视频
但所有的这些,和视频里提到的加班强度相比,都不能算是问题。
(上海本部的员工每个月会有隐形的强制要求工作300小时。。。。而本部的买菜员工则会被要求每个月至少380小时,缺少的话会被问是不是需求不饱和。)
——引自王某微博自述
380个小时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单休来算,每天上班时长足足高达16个小时。
在自焚问题下有三万多赞的回答上,我看到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话。
“马克思批判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但他没有想到还会有将工人创造的价值全部拿走,连正常的工资都不支付给劳动者的情况”
——引自知乎答主纪卓阳
足足工作16个小时,在8小时工作制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资本仍然愿意为了他的利益,犯下一桩桩染血的恶行。
我们仿佛心甘情愿,在每日清晨火急火燎的挤上公交地铁,赶往一栋栋不夜的写字楼。
考勤系统冰冷地记录着每位员工的到岗时间,厕所上的计时机器无时无刻都在提醒员工。
“拉屎也要讲效率”
这种精神肉体上的双重剥削,正在扼杀每一位心怀理想的打工人。
2
科技奴隶
原以为科技能让人过得更好,没想到却戴上了科技的镣铐。
近日,杭州某科技公司给员工配备上了智能坐垫,本以为是公司福利,但却是一种监控设备。
HR可以通过坐垫监测员工的坐姿坐时,甚至心跳呼吸等数据。
事后公司声明坐垫只是公司内侧产品,所得数据和员工绩效不挂钩,并且对泄露员工数据的HR辞退处理。
运用智能产品进行剥削目前看来还是未来,但利用平台进行一系列克扣压榨却早已经屡见不鲜。
饿了吗骑手一年支付1000元以上的保险费用,猝死保额却只有3万。
骑手每天被强制克扣的3元里并不只是单纯的保费,还包括了2元的服务费用。
——图源新浪微博
西安一女孩在某租车公司成为签署司机,在网约平台接单,一个月挣了7000但到手工资只有1760元,扣除押金反倒欠了240元。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数据量化,成为了资本运行的螺丝钉。
可是这些行为一旦引发了后果,AI和平台便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资本家的替罪羊。
那位饿了吗骑手,在猝死后第一时间只能收到来自公司的人道主义2000元赔偿。
过分的是,人都走了,还因为4单投诉,被扣了款。
在资本面前,没有人在意人到底想不想人。
拼命创造的价值和利益,滚滚流入了资本家的腰包。
一个普通打工人的血泪,无人倾听。
3
为何加班?
拼多多在事件出来第一时间的发声,看起来有理有据。
——图源知乎
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模糊了了打工人“奋斗”与“剥削”界限。
奋斗就应该被剥削吗?
剥削就代表着在奋斗吗?
我们真的对自己的奋斗有选择权吗?
淘汰,威胁,辞退,诱骗,这些手段让打工人对于自己的奋斗毫无选择的权利。
而且这种“奋斗”,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
人们的奋斗,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利用成为资本运转的手段,再被包装成过度奋斗为公司献身的勇士。
但现在,观念上的本末倒置成为了常态,人们把金钱当成的追逐的最终目的,完全忽视了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资本下,人的异化。
人们对自身定位不是完整个体而是变成了“社会的螺丝钉”。
我们没有按我们天性中的“最终目标”行事,而是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工具”,“生产的手段”以及“资本家的商品”。
打工人没有因为自己创造的财富过得更好,反而因为自己不够“奋斗”被剥夺了继续生存的权利。
这未免太过离谱了。
——天气预报员
我们可以“奋斗”。
但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奋斗。
意识到现在的“被异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快乐。
暂时的被异化应该是我们面对资本的手段,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目的。
我们目前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现状,但请珍惜自己的生命。
虽然这个社会本不应该如此,
但只有活着,才能见到更美好的日子。更公平的社会,更有希望的未来。
微信公众号:藏书丹壁间
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