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是撕裂的,可能和今天下雨有关、可能和最近的心情有关,但最大的原因是跟悉达多这个人物的塑造有关。悉达多阐述的世界观对现在的我来说是无法认同的,在与他人生的经历和思想变迁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与他发生过多次碰撞,我不知道谁对谁错,究竟该信奉什么,因此我感到撕裂的疼痛和一种赤裸裸站在烈日下被炙烤的灼烧感。
《悉达多》讲述的是印度圣人悉达多一生中追求内在的“我”,而不断经历不断感悟的过程。他的一生谈不上多么辉煌,他在一次次经历中找寻自我,他狂妄自大,自作聪明,信奉自我,最终他又回归平静,在大河边做一个摆渡人,最终开悟的过程。
沙门的悉达多
少年时的悉达多,聪慧过人,悟性很高,他的父母是婆罗门德高望重的人,他从小到大接受教义,习得斋戒、冥想和等待。但是他很快就觉得婆罗门的教义不能满足他对阿特曼、大梵的追求,于是便说服父母跟着三位苦行僧假如沙门,与他同行的还有他少年最好的同伴乔文达。此时年轻气盛的悉达多是高傲的、他聪慧过人,同时他又愤世嫉俗---“他遇见女人时目光冷淡,遇见城中穿着华美之人,嘴角流露出轻蔑。他见到商贩经商、君侯外出狩猎,服丧者哀嚎,娼妓出卖色相,医生救治病人,祭司定夺播种之日,情侣们互相爱抚,母亲们哺乳---这一切都让他不屑。”。
悉达多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喜无悲。在读到这一段时,我觉得自己的世界观被他粉碎了。他傲慢、无礼凭借自己仅有的认知为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我比较能接受《人性的枷锁》中提到的一个人的一生是上学、工作、结婚、培养下一代的价值观,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做到脱离现实而存活,至少在当今社会里是这样的,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如果有那就是终结自己的生命,我不知道自己的固执是否会被悉达多这位圣人所憎恶和谩骂,至少在我看来,年迈的悉达多接受了这世上所有的存在。
悉达多离开孤独园,告别传授法义的乔摩多,告别他的朋友乔文达,他自问:“你原先打算从法义里,从师傅处学到什么?你学了很多,却无法真正学到的又是什么?”,他意识到自己如此孤独,他像蜕皮的大蛇,重新获得新生,变得觉醒,他拜自己为师,追寻内心的自我。
入世
悉达多果真入世了,他对迦摩罗一见钟情,他曾经是不修边幅的苦行僧,靠乞食维持生命,如今却喜欢上尘世的姑娘。迦摩罗说她喜欢穿着华丽,拥有财富,手捧礼物的贵人,悉达多便通过富商介绍做起生意,他慢慢的忘记自己沙门的身份,忘记自己的目标。他向迦摩罗学习《爱经》和富商学习赚钱,放贷,他开始过富人奢靡的生活,吃喝玩乐、赌博、压迫穷人、对乞丐嗤之以鼻。这是我们现代人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有钱有房子有花园,有爱人有家庭有富足的生活。但是正如叔本华说的那样,人要么痛苦要么无聊,贫穷的人在追求富贵,如果追求不到就会感到通过;富贵的人在贪图享乐,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如果没有社交就会觉得无聊。悉达多体验过人生这样的生活以后,突然消失了。他想摆脱这样的生活,想要继续追寻心中的真我。
他无意间走入曾经渡他的那条大河,遇见曾经渡他过河的船夫。船夫一生都在渡别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再从彼岸到此岸。虽然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富大贵,他却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他普通的就像少林寺的扫地僧,图书馆管理员,却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倾听河流、倾听船客的苦恼。悉达多和船夫生活在一起,度过一段平静而美好的日子,他在这段时光里遇到曾经的情人迦摩罗和他的儿子,他见到儿子便无私的倾注自己的爱,却不被儿子理解,他的举动像极了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同时他也想起自己的父亲,悉达多的父亲管教他,他却选择离开父亲追寻内心的阿特曼;悉达多又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子又选择逃离,这样的一种人生多像轮回。
唵
这就是悉达多的一生,无论一个人励志成为什么,他总是要在人世间经历该经历的一切,他可能犯错,违背初心,走向迷途,但是最终都能得到谅解。当年迈的悉达多看到人们追求财富,男女们谈情说爱,人们为生活所困扰时,他开始变得理解那些人,因为自己曾经也是这样迷茫的走过来的。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努力去经历,去追寻自己的内心,不怕犯错,不论结果如何,始终保持初心,真诚不做作就很“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