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入笑来老师的BOX定投践行群,里面有很多课程要学。
我就从已经讲到了第九轮,也是最基础的课程,逻辑课开始学起。
逻辑课是Liuda老师教的,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Liuda老师在今年7月3日韭菜节那天讲的课,是逻辑课的第五轮,课程的内容是认知失调。
课程里用到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伊索寓言里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的那个故事,用来说明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
我们做事时,如果没有达到和自己预期一致的结果,大致可能会做出以下三种行为:
1、承受并解决;
2、选择性失忆:逃避
3、抱怨诋毁
听课之前:
听课之前对说葡萄酸的狐狸这个故事太熟悉了,但认知只停留在知道有一类人会为得不到的东西给自己找些心理安慰。
但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找心理安慰的现象还挺多的。比如说,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就会说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说吧,然后一拖再拖,最后就直接把这项任务删除了。比如说,同样考试,别人过了还得了高分,自己没过,就会自己安慰自己说别人考过了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这个考试也没有那么重要,其实也没什么用,等等blabla的。
听课之后:
课程中,Liuda老师几次反问:“你是不是和狐狸是一伙的?”有点像灵魂拷问,直抵心灵。
我突然就意识到,哦,原来学好逻辑还能解决心理问题。比如,课程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有的社群成员会发出这样的牢骚:“这是什么破社群,一年了一直在亏,门票钱都赚不回来。”说这话的时候肯定是带着情绪的,出现了心理问题。本质上来看,就是没有达到和自己预期一致的结果,采取了和狐狸一样的做法。
说葡萄酸的现象,是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发挥作用,为我们找到逃脱的理由,但却不是正确的事情。这种自己骗自己的方法,会把脑子用坏掉的。我在遇到一些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事情时,也常常觉得没有能力解决,只能逃避或为自己开脱,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并不是正确的方法。这样做下去,只能让自己的能力一点点退化。
所以听了这节课之后,我打算以后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在难事上再向前推进一小步,哪怕有点步履蹒跚,比如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有好几次都想放弃了。但是,最终,我还是完成了。未来的道路上,我决定不和那只狐狸成为一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