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拉德威尔的《大开眼界》这本书里面,他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带领我们透过各类人物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作为局外人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对于真相我们很可能还会感到大吃一惊。今天我们将要体验的是大器晚成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从他们身上可以总结出的特点。
为了讲述大器晚成,格拉德威尔分别介绍了作家本·方丹和画家塞尚。方丹的成功经历看起来和其他作家一样,书出版之后好评如潮,很快成为畅销书,奖项和名誉纷至沓来。一个人成功了,才开始被人熟知,人们很自然的会认为他是个天才。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方丹走上写作这条路其实是半路出家,他在大学读的是法律,出来工作了几年之后决定辞职在家专心写作。当他凭借自己的第一本畅销书声名鹊起的时候,距离他决定辞职在家写作已经18年了。塞尚是法国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和现代艺术的先驱。然而塞尚成名也是在他人生的后半段,这从他画作的价格就可以看出:他60岁以后的画作的价格是其年轻时创作的作品的15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毕加索20几岁的画作的价格是其60多岁的作品价格的4倍。
这里可以引出大器晚成者的第一个特点,他们的成功来的晚说明他们不是天才,对于所从事的领域没有多少天赋,他们是通过不断地试错学习的,他们的创意需要时间的酝酿才能慢慢开花结果。方丹在早年每有一篇文章需要发表,相对需要碰壁30次,20世纪90年代后的5年全是他的黑暗时期,没有任何像样的产出。为了写和海地相关的故事,他去了30次以上,而另一个有着类似创作过程的年轻作家福尔(真的很年轻,19岁成名),只去了一次乌克兰就写出了《真相大白》。对于塞尚,他年轻时尚且不具备基本的绘画技巧,需要穷数十年之努力,技法已臻成熟后,才能准确生动地将他的想法表现出来,完成一件具有相当艺术价值的画作。而在此之前,无论是方丹还是塞尚,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就像个一无所成的废人。如果把大器晚成者的创作过程称作“探寻”的话,那么天才的创作过程就是“发现”了。他们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该如何创作有价值的作品,毕加索和福尔就是天才。
在他们成名之前,伴随着那些大器晚成的人,往往还有无尽的困难的挫折。在成功之前他们备尝辛酸,必须磨练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很多时候还需要有盲目的自信。很难想像,有多少可以大器晚成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了,最终变成了碌碌无为的路人甲。
如果具备上述条件,还不能成就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因为成功来的有点晚,他们的创作和生活需要有人供养才能维持的下去。方丹有一个高收入的并且全力支持他的妻子,这很重要。而塞尚的背后也站着一支强大的梦想团队为他服务。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也不言自明,所以就不多费笔墨了。
是的,一个人要想大器晚成,需要具备以上三个特点:是从试错中学习,不能被困难打倒和有人供养。赶快对号入座,看看你能不能大器晚成吧。
最后插播一些题外话,我特别喜欢看马未都先生的都嘟,他在一期节目里面说一个人要想从事和艺术相关的职业,必须有天赋。马先生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在文物鉴赏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人生经历也很丰富,然而从上面的分析总结来说马先生是不是错了呢?当然也不排除前面讲述的大器晚成的观点是存在局限的,它可能是在某个范围内或者某种条件下才是对的,而在其他条件下就错了,而马先生指的也许就是那些条件呢,如果有哪些网友能给我指出来,会非常感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