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天和皮第一次下楼。按涛哥的意思,我们出去也就是去拿点东西,小区里只有鸟的叽喳声,商业街可看到几人。非凡超市、邮政快递、果蔬飘香都开着门。没有在外逗留,拿了东西,取了快递就赶紧回家。
有种莫名的伤感,即使小区没了疫情,武汉人依旧不愿出去,这是否算是一种心里阴影。
和涛哥说原来不用买菜我们能撑过15天,并且并没有看出菜不新鲜,以后老娘把冰箱塞满菜再不要嫌弃。
家门口小路边的树也换上新装,格外嫩绿,一年又一年,他们见证着皮的成长,皮也看着他们长大,记录下时间的流逝。

暖暖的的阳光让人留恋,温润的土地可闻到泥土的味道,树下长满了青苔、野草、野菜。蜜蜂趁着这大好时光不停的忙碌。


昨天的一锅臊子在同学中引起了关注,有同学问臊子咋弄的,有同学说馋味的,有同学被带回青葱岁月的。哈哈⋯我只是宝鸡媳妇,也只做过一回,但非常成功。可自那以后有婆婆来汉,这个美差我再没上任过。话说这臊子不是那么好做,光切肉都可切的腰酸腿疼,再加上小火慢慢熬制,一天光景起码也要用去大半天。我从认识涛哥,他来武汉基本每次都要带臊子,但这一定不是个例,听我们班长说她也见过我们班主任用臊子来打牙祭,老伙计也说她大学宿舍的同学每次回校也必带臊子,所以宝鸡妈妈对孩子的挂念全在臊子里了。吃了十几年的臊子面,但从来没做过,因为高手太多,我不敢显丑。晚上我给他俩说改天我来做臊子面你俩吃,他俩一脸的惊愕,异口同声的说你能做的好吃不?也可知,这臊子面我吃了好多家,家家味道不同,每人也许只认自己妈妈的味道,而我儿子只认他爸爸的妈妈的味道。
这只是挖了一勺臊子的面,皮每次吃,都在数他这碗里有几块肉。

关于包子的经验,我用的是发酵粉,并且是自家磨的面粉,不白。包子面比馍馍面稍软一些,发好面,包好包子在太阳下晒到包子变圆变鼓为止,切记冷水上锅蒸,包子会更圆更软!
今天之所以到现在都还在写,原因是和老伙计煲电话粥,交流经验,怎么丰富餐桌。最后总结,我们家那俩人好伺候,他们家喜吃肉,今天特别炒了西葫芦,啥样端出来的又啥样端回去。而我们家只要上了桌子的素菜就会被扫空。今晚的凉拌土豆片和西兰花又被赞为不错,这也许是我这15天围着锅台子转的动力。

涛哥呢?勤快的娃娃,看书收拾屋子,给鞋柜加隔板。大家都不闲着,不能辜负这明媚的阳光,动起来总是好的。
今天从朋友圈里发现回汉的人越来越多,看来武汉真是越来越好!今天只有4例,想想这会江风应该吹着很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