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专栏作家毛尖,谈到过对香港的感悟,她说,“香港人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借来的时间’和‘借来的空间’里,所以,他们精打细算一切时空,他们追求每一寸每一分的利用率”。
她的这段文字,让我们不难体会到她的感悟之精准而独特,而在我的想象里,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赶”字的形象。
“赶”,一个走字,加一个干字,一前一后,好像一个大人在用独轮车推着一个孩子。
走,在古语中是“跑”的意思,至于干,好像没什么更深的含义,“干就干呗”。两者合在一起,本来是要让人会意的,可这意思让人意会得直逼象形。
我们祖先的造字功夫,真是令人叫绝。
“赶”什么?赶车,赶路,赶时间,总之就是要赶“快”!
怎么“赶”?紧赶慢赶总是要赶,就是不要停,“不怕慢,就怕站”!
“赶”,好像在描绘着你我现实的生活状态,这么形象,这么逼真!
看着,读着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银幕上一个的影像片段,我们大家都身临其中——
那里有匆匆忙忙的背影,那里有不休不止的脚步,那里有无声无息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