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完整的框架体系?
怎样像产品经理一样,用专业化的方法论,观察人和产品。
把人和产品从外到内分成了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一个人的身材、相貌、谈吐;一个产品的外观、质感,这些都属于最外层的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所驯化。比如,公司职员、军人、公务员等等,都带有明显的角色痕迹。当你在工作时,就是在扮演这个角色,说话做事都会受角色的影响控制。也就是说,这不代表真正的你,在这种情境中,人和人是无法彼此深入了解熟悉的。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包含人或产品背后的资源情况,比如,朋友圈人脉,知识结构,有过什么经历等等。这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未来的走势和选择。
第四层,能力圈。
第五层,存在感。
这两层需要结合起来讲,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一个人在哪些方面需要存在感,有存在感需求,他就会在哪些方面努力表现,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需求。由于经历和认知不同,人和人之间对存在感的需求也不同。比如,大多数女人,可能在婚姻家庭中里找到存在感,就能够满足了,所以不需要到职场去打拼找存在感。大多数男人,对存在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财富,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等方面都有存在感需求,所以会不惜代价,扩展自己的能力圈,奔波忙碌、机关算计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否则就会非常焦虑。
如果存在感被满足了,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因为扩充能力圈是要走出舒适区的。
以上,这五个层面就是一个观察判断人和产品的完整框架体系。
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对于第一次见面,我们通常会从视觉、听觉以及话题来判断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经常说的有没有眼缘,异性之间的一见钟情,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用上面的五个层面框架体系来分析,眼缘或一见钟情属于其中的前两层,甚至只有第一层感知层,如果是建立一种短期浅层关系,用这两层就够了,这样双方可以迅速熟悉,有利于快速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如果你想建立的是深度的长期关系,那你仅仅用表层判断是不理智的,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双方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在变化中成熟,彼此适配,这需要从内在的资源机构层,能力圈和存在层,做出一个理性判断,你需要看到的是双方能够持续匹配的内在动力。从产品和用户的角度说,就是产品能不能在升级和迭代中,一直满足有这部分需求的用户,这部分需求会不会一直稳定存在。
梁宁的五个层面框架体系,还可以应用于自己选择的判断上。当面临选择时,你可以审视自己的存在感,是体面的工作让你更有存在感,还是财富的增长让你更有存在感?不经过框架体系的练习,你可能就不知道自己更在乎哪一方面的存在感,你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当存在感得不到满足时,你就会活在纠结和痛苦中。
如何熟练准确的使用整体框架去观察人或产品?
以前观察判断是一种混沌的,模糊的感觉,是靠第一印象,没有一个清晰的理性认识。当你掌握了梁宁的五个层面框架体系,就相当于构建了一个高级的心理表征。再去观察判断时,脑海里会跳出这个框架,分别从感知层、角色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存在感,从内到外的进行全面的判断。但并不是说,建立了这个框架就可以准确判断了,还需要你的认知层次做支撑。我认为要想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必须建立三个基础的完整框架体系:
一是,在认知方面要有一套完整的框架体系,让你能快速高效的掌握你需要的知识,并且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
二是,在观察判断人和事方面要有一套完整的框架体系,让你能够准确的判断,并作出理性的选择。
三是,在执行方面要有一套完整的框架体系,让你能坚决快速的整合有限资源,把你的选择落地执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