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2.08.08-2022.08.17
笔记:
1.我们所谈的“创造”,并不只是做出一件伟大的作品,更重要是保持自己生命的活力。
2.“美”是秩序的寻找。
3.艺术品是人类手跟脑的思维,达到极致的表现。
4.死亡,也是复活的希望。
5.这些美丽的艺术品背后,悄悄藏着人类文明的轨迹。
6.人类学、考古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可能重新改写我们对地球文明的观念,甚至发现很多看似遥远的距离,实际上并不遥远。
7.文字,是自我意识的符号。一个部族的文明,不管发展到多么高度的状况,当它的文字没有出现的时候,很容易被外来的另外一个文化所侵略或兼并。
8.所有的快感,只能刺激的官能,这叫做过瘾。快感并不等于美感,因为美感不只停留在器官本身的刺激,而且提升到心灵的状态。
读后感:
有时候看书看书一恍惚,突然就从中国的美,跳到了印度和埃及的美去了,一凝神才发现:哦,到了埃及的庄重肃穆,印度的神秘无常啦。
又过了几页,又便回到青铜时代了。
读完了这本书,好像有所获,又无所获。并不想止步按照那样逻辑条理化的方式写读后感。但为了表达一下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还是得记录一下。
这本书相较于《美的沉思》,个人感觉更多的是在解惑。从艺术的诞生,到作者所认为的历史曙光(文字时代),作者在各个时代,描述了许多事情的缘由、异同(例如人为什么要站起来;从人类留下来的作品中折射的埃及和中国对待死亡的态度等等)。
因为太惊讶于古人的奇思妙想,太惊讶于他们居然能做出来这样的艺术、居然有这样的理论、居然有这样的精准。
我不禁想认同《上帝的指纹》里面的探讨,即现在地球的文明,究竟是不是第一次的文明。现在的文明,有可能是地震、洪水等浩劫过后,整个旧文明被毁灭后重新构建的。
否则,又怎么解释,类似于这样屹立在沙漠上四千三百年的金字塔。这样现在我们还做不到,还很难想象的作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