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被人所熟知的末代皇帝,起初我对他的认知也仅限于此,后来无意中看了那部电影《末代皇帝》,据说是一位外国导演在故宫取景拍摄的,画面的色调充分展示了影片的年代感,影片总是太短暂,远不能满足我的需求,然后找到了那部电视剧《末代皇帝传奇》,剧情很长,虽然有些艺术创作的需求,总体上还是符合历史的,看完电视剧便一发不可收拾,立即买了这本书《我的前半生》。
前半生已经历太多虽然看过很多历史题材的作品,这部还是很能触动自己的,可能因为“末代”的原因吧,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又或许是感慨他的命运,从高高在上的皇上,“沦落”为一个“庶人”(这对他来说其实已经很幸运了),那种身份和地位的落差,是绝大多数人不曾体会也不可能体会到的,最感触的那幅画面:作为一个平民站在故宫前,看着众人排队去里面参观,而自己也要买票才能进去,进去之后看着导游在金銮殿之前讲解着皇帝上朝的场景,那种感觉仿佛自己是穿越来的······
两岁登基,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辛亥革命之后被迫退位。张勋复辟,又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后被赶出皇宫,到此都是一个颇受同情的皇帝,历经磨难,也是时代的趋势。
前半生已经历太多到达东北,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之后,同情就变成憎恨了,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舍弃他人的生命,自私、懦弱都不足以批判他的所作所为,可是有时候又觉得是那种帝王的思想毁掉了他,使得他从内心就凌驾于世人之上,这些应该归咎于那些遗老们,记得当时有个画面,宣统第一次退位的时候,有些官员当场就跳进了护城河以示“忠贞爱国”,包括后来那些一直拥护溥仪的贵族们,他们是真的“爱国”,真的拥护皇帝,还是只是想保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得利益,时过境迁,这个也不好深究了。
前半生已经历太多二战之后,在东京审判时,他还是道出了许多日本的恶行,同时也在为自己做辩解(人之本性),后来几年的“苏联之行”,以及在抚顺的劳教,使他的思想总算回到了现实,认识到了自己身处的时代。
前半生已经历太多这本自传,出于各种原因,难免会有些不真实的东西在里面,不过还是还原了末代皇帝的前半生,让我们也可以站在那个立场,感受当年的风云变幻。
他的前半生,已经多过普通人一生所经历的是是非非,潮起潮落。而人的一生,终究要经历多少风雨,没有人能够预料,能做到的就是坦然面对,笑看风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