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着手准备写剧的事儿,无论是苦思冥想出来的主题还是意外而来的灵感,当我从一个大的故事情节去向小的人物角色,或者是从一个人物形象向故事主线和分线展开思考的时候,我经常会神游天外,脱离一开始的想法。
本来我就不是专业学编剧出身,即便是把编剧专业的书浏览一遍,也还是没办法在实际操作中解决自己时不时就“走思”这件事。
拿到《打草稿,编剧思维训练表》的那天,我正试图把笔记本上的人物关系再理清一点,想着哪能插入一条更有意思的辅线出来。结果一个本来清晰的故事又被我搞成了一团乱麻。心情糟糕地开始这一天吗?正这么想着,书就送到了家门口。
单手拿这本书久了一定会吃不消,因为书的尺寸很大,精装硬皮本身就很有质感,加上里面的内容。但是把这本书拿在手上的时候,一定会很兴奋。它就像乱麻里被系成蝴蝶结的绳子开头,像我每年要在淘宝上花很多钱买回来的手账本、计划本,它就像本书作者Jeremy Robinson所说——这是前所未有的编剧工作表、这是一本工作手册,这不是一本工具书。
编剧的世界中始终有一样东西是缺乏的,那就是计划和组织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本领,就连最好的故事也会跑偏。
所以,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是两位编剧,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写成了这本书或者说把五个剧本初稿可用的工作表集合在这本书里。
比如这本书第二章后面的概念创作工作表
你可以写至少5个剧本概念在这本书的表里。
既然谈到了“概念创作”,我很想把这一章当做重点来谈谈。因为对于一个编剧职业的新人来说,到底先创作概念还是先创作角色是入门的第一个问题。
的确有很多人先创作了角色才有了整个剧或者电影的概念,但是《打草稿》的作者建议新人:先创作概念,再创作角色。
原因很简单:一旦你的概念确定了,其他一切都会随之而来。中心概念是你写作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
极少有人能一拍脑袋就产生一个好点子,从大脑额叶得到灵感也不会像擦鼻涕一样简单。所以这本书的作者非常中肯地给出了一些好的概念化创作的方法。经过我使用证明,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写文章用。
做白日梦
这并不等于集中精力去创造一个概念。
如果你尝试过集中精力去想一个故事剧情出来,那么你会知道越想越想撞墙。
所以我们做白日梦的方式是:放轻松、让思想防控,把所有的焦虑都放在脑后,让想象力出来撒野。
看书
作者说不要看小说,要去看参考书,看历史、太空等等你感兴趣的任何学科的书籍。
这一点,我也确确实实有所体会。如果你想写一部剧哪怕是一部小说,你去看别人的小说,要么赞叹、要么觉得这种东西也能出版,反正不会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正面的影响。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站出来反驳,毕竟有很多人是为了能“借鉴”一二。
哪怕有一堆用不着的灵感,也不能一个想法都没有。
这本书的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部分是一些简单的指导。这这一部分中,作者会针对每一章的内容给出非常实用型的建议。
《打草稿》这本书从概念开始,回答角色、人物关系、情节和架构中所产生的问题。
我们既可以用这本书来为已经写好的剧本补漏、也可以直接用它来创作剧本。
文末想与大家分享一句书中的话,很有道理:
一个了不起的概念是我们在看电影之前记住的;一个了不起的角色是我们在看电影之后记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