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绩效管理需秉持共赢原则

绩效管理需秉持共赢原则

作者: 不惑人随抒 | 来源:发表于2019-07-17 16:40 被阅读0次

任何一项管理机制要想真正的落地,都必须保障大部分参与者都可以从中获益。如果只有一部分人获益,另外一部分受到损害,比如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量、利益受损的可能性远大于增加等等,那么这项机制将很可能被抵制,走得无比艰难,慢慢的悄无声息。

因此,管理必须洞察人性,遵从常识,绩效管理也不例外。在日常沟通中,一些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就是扣钱,考的多就扣得多。所以,在制定绩效方案时,有的人就提出来某项工作能不能不考核的问题。员工如果将绩效管理视作负面的惩罚工具,就必然会从内心中抵制,“敬而远之”,那么绩效管理就不可能充分、全面的起到应有的管理价值。

实际上,绩效管理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公司惩罚员工的“打手”,任何企业也不可能靠克扣员工来发展壮大。恰恰相反,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要鼓励员工取得更大成绩,获得更好待遇。员工的绩效好了,挣的多了,那么就说明企业的业绩超出期望,企业方能获得更好发展。因此,绩效管理在机制设计与落地过程中需秉持共赢思维。

01.员工与企业

绩效管理要实现共赢,首先体现在企业经营结果与员工绩效的正相关性要有机制保障。一方面,员工绩效需承接企业经营目标,并有效的体现员工实际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员工的绩效结果和激励机制要与企业经营结果正相关,需建立分层分类的利益分享机制。

在目标分解与承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全面承接与分解目标,不能为了报绩效结果而只制定有把握的指标,导致企业经营与个人业绩表现分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层层加码,为了给自己留余地而加大下属或其他部门要求的做法。

公司经营业绩与个人绩效的关联性上,通常而言管理责任越大,层级越高,个人绩效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就越大;相反,管理层级越低,执行成分越大的员工,个人绩效与公司经营业绩关联性就越弱。相同管理层次,则距离客户越近,个人业绩与企业最终的经营结果关联性就越强,而相对内部的部门则关联性就越弱。

02.上级与下级

第二方面的共赢,则体现在上下级之间。企业的经营目标,需要逐级分解,逐级传导,上下同心方能够达成,而绩效管理就是要实现这样的目的。

作为管理者,要完整、全面承接公司经营目标,及时向下宣贯传导,辅导下属制定绩效方案及对应的行动计划。上级的绩效目标只有得到下级的承接,才能够有效的实施落地。其次,在执行阶段,上级要及时了解、掌握下属业务的推进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协调,帮助下级达成业务目标,最后则是给与公平、合理的评价激励激励,方能够创造好的氛围,打造有执行力、有战斗力的团队。

作为执行者,要在上级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基础上完成有效的自下而上反馈,制定更为细化、有针对性的行动方案,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并驱动决策调整,从而形成上下级的良性互动。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反馈汇报推进状态,对于存在问题要及时预警并升级决策,而不能掩饰、遮盖,须知丑媳妇早晚要见爹娘,问题并不会因为避而不见就自动消失。

在绩效管理中,通过上下级、相关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效沟通,方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协同,共同达成企业整体目标,实现共赢。

03.成本与收益

第三个共赢,是管理收益与管理成本的共赢。任何管理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麦肯锡顾问工作准则就讲到“不要妄想烧干海水”。绩效管理更是如此,在推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问题,立足管理现状与管理现实,平衡成本与收益,实现共赢。

在绩效指标的设置时,一般需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以达到的、相关的和有明确时间期限”。其中,对于“可衡量”的原则,一些人会理解为指标一定要是量化,从而导致出现偏差。

首先,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将所有的管理进行量化,所有的量化、管理数据的管理都需要成本,甚至不具备可行性。如果不考虑管理实际,盲目的制定大量的量化指标,就会给财务等管理部门形成很大的管理负担,导致疲于应付,增加公司整体的管理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因为指标不好量化,数据不好获取,就放弃对该维度进行考核、评价,同样也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有些公司在推行绩效管理的时候,发现只有财务指标可量化性最好,数据相对最可靠,在考核的时候选择的就全是财务指标。但实际上财务指标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亚马逊公司上市十多年依然亏损,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其伟大性。而有些公司为了虚增利润,采用寅吃卯粮做法,不做长期投入,短期的财务指标虽然好看,但是企业的竞争力在丧失,早晚会漏出原形。

事实上,可衡量并非一定是量化指标,定性指标同样可以做到可衡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骑自行车,但是没有人需要知道自行车的速率、斜率等一系列参数。有效的直觉判断、混沌决策同样具有很好的可衡量性。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经验、直觉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非标产品的质量、效率性评价,以及对于人的态度、专业性、协作能力评价等等,如果定量指标管理成本过高,结果不可靠,那么还不如通过定性评价的方式实现。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隔级与第三方复核,正态分布和投诉渠道的建立等方法保证总体结果的公平合理与有效性。

有效的绩效管理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而绩效管理则必须秉持员工与企业、上级与下级共赢,平衡管理成本与管理收益。做到了这点,管理才能有效落地,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员工方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共赢共生!

相关文章

  • 绩效管理需秉持共赢原则

    任何一项管理机制要想真正的落地,都必须保障大部分参与者都可以从中获益。如果只有一部分人获益,另外一部分受到损害,比...

  • 绩效管理需遵循平衡原则

    绩效管理是企业持续、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保障,是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基础构成。然而,与面向“物”的研发、生产等业务活...

  • 2017/1/10进步主义 自我管理/市场/公司管理

    自我管理 1.信任=诚信+共赢,在跟人相处共事时,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就要本着诚信的原则,并且得到共赢的结果。而诚...

  • 中层管理的定位

    因为你得向上管理,为团队争取机会;向下负责,帮下属拿到绩效;还要会跟协同部门打好协同,实现共赢

  • 绩效管理相关问题解答

    问题目录: 1.员工绩效管理有什么作用? 2.员工绩效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3.年度绩效管理与年度绩效考核的关系是什...

  • 秉持原则

    世事纷纷扰扰,唯有名利权势最让人眼花缭乱以至失去本我。 适度追求名利,本不是一件坏事,但趋炎附势不择手段便是一种耻...

  • 2019-04-15-软考-高项-知识点10(沟通和干系人管理)

    沟通管理 绩效报告 干系人管理 沟通 沟通管理计划 沟通渠道 沟通原则

  • 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架构师?

    架构结果管理 架构共赢模型

  • oneroot项目数据

    一、ONEROOT是什么? 用oneroot公众号里官方的话说: ONEROOT秉持共赢理念,提供基于共识协议的数...

  • 第五篇认识周期

    07.23 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创造共赢的局面,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花时间和精力,需要试错,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绩效管理需秉持共赢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kc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