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赶自媒体的大潮,我在2017年的尾巴开始写公众号文章,基本保持每周一篇的节奏;到今年6月,在不同平台累计发布了有30余篇稿件,其中以书评居多。为了能得到稿件的反馈以便知道哪里可以改进,我便产生了投稿的主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0288/2c5331d8849e15b4.png)
1.投稿失败
最近投了一篇稿件给了一位编辑,3天时间为界限,对方给回复就是征用了,没回复就是弃用了。根据观察,今天已是第四天没有收到回复,那就是稿件已经被弃用了。回过头看了看我的文章,真的不好意思,我自己觉得是写得不够好,事例之间的联系并不大、文章核心观点不够明确,细究原因,我觉得应该是最近的自己有一些些浮躁。
对于新媒体写作我参加了一些课程,其中好几个课程的核心观点离不开“爆款”、“可传播性”这些词语,在课程宣传过程中,知识变现这个词也是被引用多次的。然而真正听下来之后觉得:这样的课程越听越不知所措、越听越不知该怎么去下笔。索性我就抛开那些课程跟随内心去书写。
2.我写我心
黄公度说“我手写我心”,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如果一篇文章变成一个迎合他人的产品,那不仅是作者的伤痛、读者的遗憾,更是时代的悲哀。
最近流行乐坛上歌词内容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主流价值观的浮躁与肤浅,以至于像周杰伦这样的乐坛天王都不得不向市场妥协,2018推出的最新单曲《不爱我就拉倒》占据热歌榜前50名,但是这首歌的歌词却被一部分人评价为“没营养”。
虽然主流价值观时常会变化,如果周杰伦不跟随市场变化,那么他就无法保持他的领先地位,但是我依然觉得:创作者应该坚持创作跟随内心而非跟随市场的原则;否则,不仅会丢掉优质的受众,还会渐渐模糊掉内心真实的创作想法。
3.何为成长
在我的理解中,成长不是我们在某项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不是我们在完成任务中表现得最好,也不是我们比同龄人拿着更高的薪水,而是我们今天的表现优于昨天。横向比较不应该是考察成长的首要因素,考察成长的首要因素应该是个人能力的纵向比较。
或许我这样理解成长,还是有不少人无法理解。如果把一个人的成长量化为成长值,那么一个人的成长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形是一条指数曲线。为什么年轻的我们常常感到吃力又难以出成果,因为这一阶段的我们都是在积累;为什么40岁左右常常是一个人事业的黄金时期,因为厚积薄发的时刻到了,前面十多年的积累到这个时候使你有了井喷式的成长。
因而,我们加快成长的意义就在于——让那个成长拐点尽快到来。
4.内心锚向
著名的组织心理学家埃德加·沙因提出职业锚的概念:职业锚是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综合体。顾名思义,职业锚就像一艘轮船的锚一样,不论轮船如何漂浮、移动,轮船始终围绕着锚这个目标没有驶离;职业锚其实就是我们面对职业选择时,我们自己不可察觉却又坚持的择业原则。
在这里,我认为不仅仅是职业,更是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同样存在一个内心锚向。根据沙因的理论进行引申,内心锚向的含义是个人能力、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综合体。因此,一个人想要成长还必须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5.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好办法有很多,比如:①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是阅读与思考;②需要他人协助完成的是与人沟通与获得反馈。自我认知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反省,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的前提是我们知道正确的为人做事方式,这些我们可以从阅读中、生活中、工作中、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关键在于,我们常常无法自觉自察到自身的错误,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还需要向身边人询问我们的真实行为,以确认是否与我们自己察觉到的一致。
唯有认识自己方能循着内心锚向去改变自己,因此不要用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没有目标导向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
6.获得成长
认识自己后,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是外向or内向的人、高敏感性or高复原性的人……了解自身之后,方能有的放矢。我们可以学习不同类型的人如何去学习、与人交往、恢复精力等等的知识,从而加快自身的成长速度。
李笑来认为成长之路,就是求知之路。这一点我很赞同,同时,我认为成长之路,更是一条沿着个人目标前进的蜿蜒小径。个人成长的路上没有人能够始终与你相伴,没有人能够始终带领你前进,因此,我们需要瞄准方向,不断补充知识的干粮。
7.追潮者迷
讲了这么多,追逐潮流的人或许只看到了表面,而未获取潮流本质。公众号火爆一时,于是每个人都折腾起了自媒体;抖音杀入群众当中,于是平民也有了展示自己甚至一夜走红的机会。
不知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事物火爆的原因,公众号、抖音等的火爆,不但因为可以打发零碎时间,而且可以通过转发文章表达观点、可以通过分享生活片段满足社交需求。因此,如何正确追潮而不迷失显得非常重要。
8.独省者清
我一直关注着秋叶大叔的公众号,我发现秋叶大叔的团队就实现了正确追潮而不迷失的目标。
不少朋友应该听说过秋叶PPT,秋叶大叔以PPT教学起步,开发在线课程,加入公众号大潮,再到现在加入抖音的短视频大潮,他这一路走来没有迷失掉内心的方向,没有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
首先,开发在线课程,内容为王;再者,创办公众号,依然干货当先;现在,加入抖音,依然是依托课程加强互动。秋叶大叔始终未忘记自己做这些事情的初心,他就是要教好PPT等办公类技能,并以此为起点兼顾职场经验的分享,正因为初心不变,他才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上玩转不停。
9.写在最后
我爱写文章,是想要传播正能量、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秋叶做PPT教学,是在向这个社会分享他PPT设计的经验……也许,跟上潮流并不能保证你不OUT,但唯有源自内心生发出有意义的目标,才能让你始终保持成长的动力。正因为在这个社会立足的过程也是不断交换价值的过程,有意义的成长不仅能够让自己收益,还能够让他人受益。
随波逐流很轻松,不用细想跟着照做即可;但是,余生不长,请追赶内心的目标而不是潮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