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世界不是外在现实的客观反映,而是主观建构出来的。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经过了私人逻辑的筛选和建构。就像在中国人的审美观里吕燕很丑,可是在外国人眼里是非常美的。就是东方人的代表。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在穆斯林国家代表死亡。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演化,进化。每个个体都在主观的建造自己的外在世界。要解决问题需要跳出主观世界尽量客观的看待事物。所谓的旁观者清。
内外在世界怎么整合。不经体验就在内在建构主观世界。幼儿通过刺激开始建构自己的内在世界。通过现实的多重信号,有充分的刺激,在外在的基础上才能够建构起内在世界。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
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经常会想起《骇客帝国》大部分沉睡的人都对自身的环境没有察觉,只有非常敏感的人们才能发现世界的不同点,找到真正解放自己的方法。还有一个日本电影,《瓶中大脑》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面对世界,享受,痛苦,快乐,都是我们大脑的一种感受,在做尽了让自己痛快的事情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瓶中的一个大脑。
原生家庭的问题,相对于成年人面对的社会问题,社会变化压力,造成的问题更甚于原生家庭造成的问题。我们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给个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厌学,沟通问题,在网络里寻求认可。
解构,崩溃。网络信息的泛滥,得到快。却让思维得不到练习和高纬度的发展。稳定性的情感思维活动被剥夺。造成强烈的不安全感。无法脱离主观。
不求真,求生存。
接纳不断变化的环境,建立复杂的内心世界,调整主观去迎合,适应客观世界。
看书再多没有真实的体验,就是一个空壳子。并不能填满自己内心的世界。用原有的框架替代新的体验创造,就无法适应,痛苦,空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