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儿一天安排的还挺满。
生日
结婚很多年,每年都是正月二十九给老公过生日。直到前一两年,他和我说:他生日其实是正月三十。为此,我还专门查了万年历,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月的确有三十这一天。好吧,这生日,有一年没一年的,只好有三十就三十过,没三十,二十九过吧。生活需要仪式感不是。
上午十点,切萝卜、剁肉、调饺子馅,和面,擀皮,包饺子。再看看冰箱,在有限的食材里面整几个小菜,犒劳一下老公。特殊时期,没有蛋糕,就用胡萝卜刻几个字吧。小小胡萝卜横切成薄薄的圆片,凭感觉用剪刀像剪窗花那年一笔一笔来,未曾想,远比我想象的难招架得多。胡萝卜中心太软,密度又不大,一剪就断。换小刀,再换另一把剪刀,换来换去,总算是成型了。胡萝卜那鲜艳的色彩,总能掩盖住我那笨拙的手法,笨笨的四个小字——“生日快乐”,也显得异彩纷呈。
和老公结婚17年了,17年我们如很多夫妻一样,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有过浪漫,有过吵嘴。我不知道往后会发生什么,不知道我们还会面临什么,但此刻,我真心的希望,未来的路,我们能一起走下去。没有花言巧语,只有风雨同舟。
油炸
全民都在学做饭,我也上瘾了,做了火烧夹肉,小米锅巴,还炸了一次油条,结果变成麻花了。昨晚请教了做成功的朋友,认真看了视频,今天决定再来一次炸油条。按步骤一步一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同时还采用了朋友推介的发面方法——放到热水里。面很快就发成了两倍大,我喜出望外,满心欢喜,拿出面团。咦?面团底部为啥是硬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现在也不敢揉面,只好就这样拿出放于案板上,用擀面杖直接擀平,切条,压线,捏角。再次用保鲜膜盖住,进行二次发面。
油热,放油条,嗞嗞声响。眼睛死死盯着油花包裹的小油条,总也不见长大,哈哈,二次失败了。出锅,掰一点放进嘴里,比第一次酥脆了很多,也算有点进步。
乘兴继续尝试炸山西名吃——油圪麻,同样的学习方法再来一遍,小心翼翼,看得更加仔细。放多少面,多稀多稠,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看着自己那用筷子挑不起来的面,真后悔妈妈做的时候没有在旁边看着。发视频到家庭群里,老妈立马打过电话,告诉我说面太稀,缺乏筋道,可以继续在里面搅进点面粉,关键不敢在中间搅,要从边上搅,要完全打开,里面不可以有干面粉。
接下来的工程可谓浩大,放面粉,搅拌,再放面粉,再搅拌,盆里的面越来越多。搅得我是胳膊酸困,手腕抽筋。总算感觉可以下油锅了,松了口气,期待成品。根本不是圆的溜溜的,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我都怀疑,面和油是不是经历一场激烈的挣扎。
油圪麻 油条 小米锅巴 麻花炸油条,油圪麻,出现了一个共性问题——都是实心。有待下次解决哦。
写字
每天对自己写得字进行一个简单总结,既回顾了老师教的要点,又方便日后拿出来复习。
今天继续学习智永《千字文》,老师讲了“枇”和“浚”。两字结构完全不同,一扁一方。“枇”字左重右轻,左紧右松;”浚”字左右遥相呼应,右边平行等距。两个字“提”这一笔的写法也不同。
字帖原字 字帖原字 临摹作品对圣教序的临摹,只写了一页。今天太累,腰酸背困,感觉实在支撑不住了。对自己放纵一下吧,没啥不可以的。
明天决定给自己身体放个假,不做饭,不洗碗,“罢工”一天。嘿嘿,期待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