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属于“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命题范围,它是学习语文的四大重要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一。
教材分析:
教材 口语交际 知识点
八上 讲述 注意说话的环境和对象;
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
复述与转述 保留原材料内容;
条理清晰;
注意人称变换(转述)。
八下 应对 根据对方的态度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
即席讲话 讲话内容符合当场主题和氛围力求合情合理;
发言要明确扼要,有力度;
九上 讨论 知晓讨论的原则(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遵守讨论的规则
九下 辩论 辩论的原则:正确对待胜负、尊重辩论对手
辩论的技巧:集中要害、引蛇出洞、利用矛盾、李代桃僵
题型分析:
(1)口语交际的考查,重在交际,即说话是否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形式上,修改题比例不大,多以表述题为主。
(2)口语交际类试题的主要题型有:生活情景对话类——劝说、邀请(捎话)、采访、听弦外之音等;特定场景演说类——介绍地方特色(特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颁奖词、开场白、结束语、串联词等;专门话题议论类——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提出建议、辩论等。
考点分析:
1.考查学生通过倾听收集和把握信息的能力;理解对方说话的观点和意图;能明确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
2.劝说、提建议、谈感想,以及在特定场景中的说话及演讲。
重点关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对方的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
教学目标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兴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
3.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题型,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口语交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答题要领并熟练运用。
口语交际考试类型
(一)生活情景对话类:劝说、邀请(捎话)、采访、听弦外之音等。
(二)特定场景演说类 :介绍地方特色(特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颁奖词、开场白、结束语、串联词等。
(三)专门话题议论类:就某一问题发表见解、提出建议、辩论等。
生活情景对话类
【事例精析】劝说
乐乐沉迷玩手机游戏,请你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说。怎么表达得体呢?
明确:
乐乐,(称呼)
我能理解你爱玩游戏的心情。 (共情)
但是我们不能沉迷其中!(表明态度)
长期沉迷其中,会影响视力,也会占用学习时间,还有可能淡漠亲人间的感情,(阐明理由)
你说呢?(询问意见)
思考:如何思考劝说理由呢?
这么做有什么危害?对自己的危害、对家人/他人的危害、对国家的危害等
如果不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对自己的好处、对家人/他人的好处、对社会/国家的好处等
例题:
【实战练习】
(2019吉林)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说话时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
小结:
称呼恰当 态度诚恳
以退为进 避免矛盾
言之有理 启发自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