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完了!”梁晓静得意地说着,同时把碗往前一伸。
确实,他是有些自鸣得意:不仅成功地转移了话题,借此机会向阿宝讨教了一个象棋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利用对方讲解的时间,风卷残云地解决了此前剩余的半碗饭。
然而,梁晓静很快就发现,阿宝在扫了他一眼之后,就直直的盯着他手中的饭碗。而且,扫着他的那一眼,就像在打量着一个陌生人。
“这,这有什么不对劲吗?”梁晓静涌上了一种不自在的感觉。
将目光从碗上挪开以后,阿宝静静地看着梁晓静。
静默,时间仿佛凝固了。
正午的阳光,穿过屋顶的亮瓦,从楼板的缝隙里,投下了一条细长的光线。这一条细长的光线,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你,你怎么这样吃饭——”阿宝终于开口了,说着,将自己刚用过的那个饭碗,在梁晓静眼前亮了一下。
这么近的距离,梁晓静自然看得很清楚,对方的碗里,半粒米饭都不曾留下,几乎就像刚用水洗过一样。
梁晓静一下子满脸通红起来:自己的饭碗呢,数十颗饭粒参差错杂着,甚是刺眼。
梁晓静也没说什么,拿起筷子,将那些饭粒聚拢来,往嘴里扒。
阿宝看着,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扒饭之际,梁晓静一时思如泉涌:如果撇开“谋生之道”不论的话,在爱惜粮食方面,阿宝确实可以做我的老师。说起读书学习,我也算是有两下子吧?不错,就是那几句唐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就算是倒背如流,那又怎样呢?从吃饭的这个细节里,不难看出,我并没有把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记在心上,更不用说体现在行动上了。更进一步说,目前我的家境,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理应时刻警醒才对啊!阿宝没有什么高深的学识,也不会去说什么太高深的大道理,却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看来,还真的不能把一个人简单话、标签化了。哦,生活的艰难、道路的坎坷、人间的冷暖,他是深有体会的。如果,如果他真的能够走上一条自食其力的人生道路,那又如何呢?只是,只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