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观看CCTV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记得2011年,有位选手在台上的表现让我很惊讶。当时的场景是:这位男选手前一秒在评委的鼓舞下还大声自信地喊出“我想留下”,下一秒当他和另一位女生竞争最后一个晋级名额的时候却直言自己刚刚迷失了,那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怀着一颗好奇心,我回看了这位选手之前的表现,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思想内涵,也懂得表现的人。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前后反差?我当时想的答案是,也许他进入了比赛的怠倦期。
直到有一天,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了自己身上。当时被集体推选参加一个讲课比赛,我很认真地准备了,在前面选手千篇一律的展示后,我独具一格、活力四射的演讲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赞许。在台上谢幕的那一刻我还是情绪高涨的,仿佛登上了一座巅峰,而当下台落座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感突然阴暗地袭来,导致我迫切地希望一个人藏起来静静。
我已经忘了当时自己是怎么慌乱地离开现场,不过记得在回去的路上我很快又舒服起来了。不过,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都没有停止过对这个现象的思索,后来得出结论:也许只因我们本身就是内向化的人。
内向和外向处于能量连续体的相反的两端,我们落入那连续体的什么位置,就决定了我们获得自己生活精力的方式。偏外向那一端的人,他们精力的来源是外部世界——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而性格内向的人,则需要一个安静的、适于思考的私人场所,使自己恢复充沛的精力。
如此说来,人们会认为内向的人是有隐居倾向的、孤独缄默的类型,应该是不乐于呆在舞台上享受灯光和掌声的,那分明是属于外向者的领地。的确,很多内向的人一站上台,拿起话筒的手会是颤抖的,声音也会是支支吾吾的,让他们收放自如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内向的人也能够做到像外向者一样在公众注目的焦点大气地展示自我,甚至比他们还出色,导致大家联想起平时的他,会产生一定的印象反差,甚至觉得古怪。
我想大家都应该尝试着去理解这群不一样的内向者。其中的原因会是多样的,因为即便是一种性格的人,也都是独特的存在。
让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公众人物,他们之中也不乏内向的。艾美金像奖的获得者Diane Sawyer,她是《早安,美国》和《周四黄金时间》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凭借详尽的研究,以及采访诸多政治人物等带来的好名声,她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导者,然而她在几次访谈中都谈及自己内敛的个性。“人们以为你不可能是性格孤独内向的人,因为你时常在电视上露面。”她说,“他们都理解错了。”她曾在ABC网站上的自传写道:她“决定从事广播的行业,因为她对写作的渴望,以及对进入男性统治领域的挑战”。
另一个例子就是以喜爱独处而闻名的爱因斯坦。在德国严格的环境下,他安静且孤僻,被认为智力迟钝,而到了意大利,她姐姐都为他由神经质的梦想家到可爱友善、具有尖刻幽默感、好交际的年轻人的巨大转变感到震惊。后来,瑞士也给了他非常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他成为显赫的物理学家。
外向的人走向“舞台中央”是因为他们本身就要从那里获取并释放精力,而内向的人走到聚光灯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的原因,可能是为渴望投入对他们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的内在积极性所驱使,也可能是外在适合的环境提供了他们随性发挥才能的机会。于是,我明白了,对那位希望英语的选手而言,原因可能是他不同寻常的英语能力以及对表达的热爱;对我而言,则是对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感。我们也许会喜欢上那些随着名气而来的注目,但这对我们也是巨大的精力消耗,所以我们渴望之后的独处,使自己重获满满的精力,来面对纷繁的世界。
我们天生就具有某种个性,使我们位于能量连续体之间的某一点上,在那里,我们会觉得最舒适。而这样一批内向人群登台下台,正是在外向和内向这一连续体上小心地移动,以求更好地实现自我的潜能。
而我相信,他们有能力比外向者赢得更多观众的掌声。内向者有很高的内心活动水平,喜欢深度,与外向者渴望体验大量刺激不同,他们会限制从外部进入的经验,但对每一经验都体验较深。很多时候,内向者具备从更高的境界看问题的本领。
所以,下次当你注意到这批神秘的内向人群时,请不要觉得古怪,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是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