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周末,午后时光。
和好友一起,参加了敦煌市读写分享暨"书说敦煌"(第二期)活动。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敦煌作家麻守仕老师散文分享。
认识麻老师文字,是二十多年前,最初从《敦煌报》开始,后来,也陆陆续续有读。
见面却是四五年前,作协活动中。
麻老师散文特点是细腻,朴实,没有花言巧语,只有准确陈述,从最初的短小篇幅,到后来的收放自如,真的很接地气。
而且,文如其人。
待人接物,一腔赤诚。
我是奔着他的写作经验去的,既然作协提供机会,不想错过。
分享会上,麻老师主要谈了三点:爱好,阅读,坚持。
麻老师天水师专毕业,先后任教于阳关中学,敦煌二中,三中,敦煌中学,后调去阳关自然保护区,从事编辑工作。
1970年出生的麻老师,从二十岁开始写作,至今已有33年,在这段漫长时光中,除了做好本质工作(数学老师,刊物编辑)之外,其他时间,都用于心爱的读书写作。
他说,从写作中,得到三个好处:
一是调整心态,净化心灵。
二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三是做了编辑(省级双月刊《阳光生态》)。
最让麻老师高兴的是,有一篇文章被选为中考题。
到目前,麻老师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一本是《情系阳关》,另一本是《走在敦煌边上》。
说起今后打算,他说想多出去走走,多读书,多写。
麻老师散文,主要是生态方面的,在他笔下,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历史遗存,都是内容。
读他的《风光旖旎官鹅沟》,你感觉他就是一个摄影师,远镜头,分镜头,画面感非常强。
那样的灵山秀水,在他笔下,如数家珍,从中可以感受到,那种对大自然的爱,和一颗纯真的心。

去年,我也有机会官鹅沟一游,但是,写出的东西,就比较平淡,没有大视角,表达也不够准确。
对比之下,发现了差距。
可以说,在敦煌生活工作几十年,不知不觉,麻老师已经变成一个敦煌人啦。
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呵护,对价值的思考,对文字的挚爱,已经融入他的生命中。
今天到场的文朋诗友,相信和我有同样的感觉。
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这是分享带来的好处。
坚持,再坚持,才会有收获。
两个多小时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最后,感谢麻老师真诚分享,也祝愿看到这些文字的你,取得长足进步。
2023.2.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