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可以重塑的,这是我这一年来最重要的认知,我将每天写1000字来训我的大脑。
自己创造知识
这几天,我会打开千聊软件,听杨老师讲美音的发音,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用我自己理解的意思,把一点重要的记忆点记在语雀上,根据重要程度把一些字体给加粗,分成一小段一小段。
我用千聊的软件学美音的时候,不是按顺序来学的,而是挑我感兴趣的学,比如我现在主要学习的是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区别,双元音滑动的原因。
其实发音的标不标准只是说能不能在我跟对方聊天的时候,从我嘴巴里发出的一连串语流,是否能让对方的大脑在他的内在语言库中识别出来相同的发音,来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不能,我噼里啪啦说的话,对于别人来说,就是一种无法交流的噪音。
无论美音还是英音,其实跟普通话一样,都是从众多的方言中筛选出,大众能够接受的官方语言,他的作用是为了降低交流的成本,从而提高合作的可能性。
语言其实是用抽象的符号来代替具象的生活场景,为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为什么网络上会流行一个词:“你懂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同的环境,土壤,培养了一群有共同记忆的人,只要说到某一个词,就能在两个同乡的人的脑海里勾起相同的场景,比如说到“白菜”,所有的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相同的“白菜”图像,一说白菜,双方都可以瞬间秒懂。
为什么大人和小孩子,会存在代沟,小孩子跟小孩子能玩得很愉快。因为小孩子跟小孩子不懂的东西都一样,懂的东西都一样,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自己的共同语言。
而大人相对于小孩子,有时候则像是专家和新手,大人有了很多的背景知识,所以很容易的就会陷入知识诅咒,经常会说:“我吃过的盐比你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还多”,大人会习惯性的跟小孩子聊抽象的名词,“专业”的术语,摆道理,但是这些交流有时候是建立在背景知识不同的情况下交流的,就像中国人跟美国人交流一样,发生了沟通障碍。
所谓换位思考,更多的是换一个相同的生活场景思考,梁冬曾经讲过一个事情,他不明白,他的孩子为什么走路,头老是磕到桌沿,于是,有一天,他蹲下了身子,发现他的视线是看不到桌沿的,他的视线里是畅通无阻的,没有障碍的。
现在火热的视频其实也是一种构建场景的工具,如果我到了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掏出手机,说,你看我要表达的是这样一件事情,这样一件东西,哪怕我不会对方的语言,但是如果对方也见过相同的东西,经历过相同的事情,那么我不会当地的语言,我是不是也能跟对方交流呢?
如果有了三D技术,有了VR技术,那么这种场景化是不是更能让人感同身受,极大地降低沟通成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