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5422/d945fe30a1e22c93.png)
目前我研究生毕业刚入职,对社会和未来有些许困惑,想提前了解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上周末参加了女性生涯规划课的两天学习,让我知道我该怎么规划自己的生涯,我很庆幸的是这两天帮助我打开了眼界,对我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意识到自己还是太傻太天真。
我们上课的学员,从18岁到50岁,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其中会发现同一个年龄段的人差别会很大,有的40岁多的在上海年薪赚60万,而有的只能年薪赚10万;40多岁的女性中很多情感也出现危机,离婚的不在少数,有的丈夫是有外遇,有的丈夫长年在外不怎么回家老婆觉得亲密关系不好,这些例子可能网上说的很多,自己也听过一些,但是当自己真的亲眼见证到了的时候,让我非常震惊!仿佛自己坐在20年后的时光机器,提前目睹了下未来20年后可能出现的状态,从这刻开始,我就更好的知道了什么叫活在未来。
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比人和猪的差距大太多了,其中造成这些差别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会造成结果很多的不同。
刚开始老师想请一个刚高考考到耶鲁大学的学生来做分享,结果小孩说不来了,是因为妈妈不让她来。她妈妈当了20多年的全职太太,最大的职能就是保护女儿,女儿是她的一切,她害怕女儿来分享后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或者说会被欺负。可见这个学生如果一辈子被她母亲所掌控,她即使是耶鲁的学生,人生也会受限很多。
这个故事其实提醒了女性,孩子的陪伴适可而止,最多陪伴到小学,后面他们就会翅膀越来越硬,想要向远方飞翔,也许会觉得你的陪伴是一种束缚。其中有很多女性会说,当小孩刚出生,特别是1-3岁的时候,最好就是时时刻刻的能陪伴他,一旦自己工作了没有时间陪伴会觉得很内疚,而老师的观念就是陪伴质量大于陪伴时间,她每天回来睡觉,早上在家吃饭就是陪伴,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去赚钱,孩子是认同强者的,当她长大,她也许会忘记自己小时候和外婆或者保姆阿姨有多亲,而开始去崇拜和亲近能够给他提供人生意见的人,而父母就是要成为这样的人,父母也需要让自己不断成长,丰富人生经历,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机会。
还有很多女性会问职业和家庭我该怎么平衡?这个问题为什么男性很少会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这不是问题。人生没有平衡,只有取舍,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
在很多案例中,其中很多人都是一直在脑子里想,没有去实践试试。很多人都是在体制内,比如说公务员干了十多年,觉得工作很无聊,想要跳槽,可是不知道还能干什么?那你可以去投投简历看看,看有没有人要你,要没有的话你也就只能好好干你的公务员。有些人希望想要开了花店或者咖啡馆,可是一直是停留在脑子里,其实你可以先去当个学徒,先去了解下花店是怎么开的,以最小的成本去试试自己到底能不能做,这样你自然也就会有答案了,不用再纠结了。
这两天课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你想要赚钱或者说你想要更好的人生那个欲望有多大,简单的说,你有多想要?在两个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女性少有的那种狼性,她们在自己的职场生涯中做到了高管的位置,同时她们做副业已经做了10多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因为热爱副业,没有想着要赚钱,结果随着副业的收入不断提升,变成了主业的60%以后,她们就选择自己出来创业,变成一人有限公司,每一步都没有白走,朝着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前进。她们的状态我很喜欢,因为活出了自己,而不是因为孩子家庭而束缚了自己。她们说因为小孩,她们开始做留学生的生意,因为这是她们的需求,所以有了孩子有了家庭,也许是给你更多的机会,而不是说束缚了自己的事业。
这两天的课,帮我挖掘了出我内心的狼性,让我想要,想要赚钱,从而让我更加踏实的去工作。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刚开始工作就是为了生存,满足生存的需求后去追求喜欢,最后再去实现自我价值,这样你也会对别人更有用了,钱自然也就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