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反思自己,也就是解心结而已,并非理性意义的反思。
目前的自己,已过不惑之年,拒绝婚姻,拒绝所有人的关心,而收入,除了生活费全部给予他人,渴望换得被人爱,被人理解,但又拒绝。回老家,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因为单身;有一个相恋了十年的女朋友,却让我感觉到没有任何安全感;在工地上班,又不知为何要挣钱?自己做个保安,也能自给自足,何苦在工地那么辛苦。漂流的心,如没有头的苍蝇,无处安置。
不要悔恨过去,不要恐惧未来,活在当下。
这句话,在理性上,说得通,但,心不得安时,根本做不到。
试图从哲学上,找到心安之处,可,哲学属于理性范畴,无法安心;试图从佛学找到安心之处,但,心有牵挂,虽然不知道在牵挂什么,也不得解。我是不认可道学的,道学是自我保护之道,不得安我的心。
从宗教里,我是无法获得任何安心之处的,或者,这就是我无法心安的根本原因。
前一段时间,我步行到义轩禅寺,进入大雄宝殿,空无一人,跪拜佛祖时,感到的是恐惧。这说明,我拒绝有一个存在高于我之上,虽然,我的理性告诉我,一定有个存在高于我之上。就这么矛盾。
我知道,我的心不得安,是我的理性带来的,但,一旦否认了我的理性,我或许会崩溃。
我是拒绝理性万能论的,甚至认为理性是荒谬的,理性是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
就这么矛盾,就这么荒谬,就这么无解。
借酒消愁愁更愁,我深有体会,甚至身体都出了问题,但还忍不住酗酒。就这么无解。
佛学,确实能够了生死,但要关闭六根,这点我真的做不到,或许就是佛学说的慧根太浅吧。
我能够解释“自我”,也能解释“我”。
出生之时就有了“我”,而没有“自我”,“自我”是后天而来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建构了区别时,“自我”就诞生了。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不同,也就是人我别时,“自我”就诞生了。“自我”在襁褓时,是没有的。
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包括自己的身体、观念,那么知道这个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除了“我”,一切都在变,没有永恒的,那么,“我”就渴望一个另外的永恒存在来解释“我”的存在。于是,宗教诞生了,“我”就成了灵魂、魂魄、鬼。
这就是理性的可恶之处,它居然敢解释“我”,无语。
当理性能够给“我”一个解释时,理性就僭越了宗教,就进入了狂妄之地。那时,理性就没有了根源,不知理性何来?
但,又怎样?
一旦,有人如我,一定会陷入我的痛苦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