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郭论》这本书的时候,郭德纲讲了一些关于《西游记》的故事,当然这里的《西游记》更多说的是元杂剧版本中的《西游记》。
其中,有这么一折“唐僧认母”,讲得大概是唐僧长大成人后,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同时到地方官虞世南那里告状,并严惩了杀父仇人刘洪。(唐僧告状后,虞世南命人把刘洪抓了起来,并把他的肚子剖开,以慰陈光蕊(唐僧生父,被刘洪推下江)在天之灵。)
唐僧最后给父亲念了一段祭文:“人之父母,皆得供养。嗟我亡考,一无所向。孤子为僧,复仇江上。母氏归宁,父魂飘荡。斩贼献俘,不胜悲怆。江风萧萧,江水荡漾。涤牲在俎,置酒于盎。府君有灵,来兹昭降。哀哉尚飨。”
在这里,我也大概说一下个人的一点点思考吧。
在我看来,或许,在历史上的唐僧,如果定义为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普通僧人,那么,“救(认)母”、“告状”等等情节均符合人物逻辑。但是,如果把唐僧理解成一个不普通的僧人,而且那个精通佛法,永远信奉“我佛慈悲”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那么,“救(认)母情节或许符合逻辑,但是“告状”甚至让恶人恶有恶报的行为(复仇)就不太符合逻辑了。
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融入到一些戏曲中,除了保留人物本身最根本的属性外,还要迎合当下观众的大概审美。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众相,其实,这就是我们心中所理解的“人生百态”。但如果我们要把一个人物神化,从神佛的角度来解读在这个人物身上发生的种种事,那可能搞到最后,连我们自己也不信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