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行》

《山行》

作者: 破茧幻蝶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07:33 被阅读0次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另有版本作“深”。(“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相关文章

  • 山行

    山行一日 山行一日享余闲, 碧水奇山...

  • 山行

    山行 水的尽头是桥, 桥的尽头是羊。 这一刻, 只会艳羡它的快乐。 慢悠悠 慢悠悠, 啃一口,喝一口, 哪须管白驹...

  • 山行

    前晚,對玲瓏反覆說,明天早起呦,明天會走很多路! 昨晚,癱在床上養腿,對玲瓏講,你好棒!你好厲害!知道嗎?今天,你...

  • 山行

    行尘处世身心疲,山行一日享余闲。 清澈泉水流连处,奇峰佳木秀清颜。 春鱼戏水悠闲游,野鸟踏枝自在啼。 若问平生心往...

  • 山行

    崎岖山路常至无, 蛇伸龟缩曲难舒。 不料一百八十度, 天门忽开光露出。

  • 山行

    九真新雨洗清晨 松林雾重催客冷 一别风轻家山远 岭上寒烟鸟声声 九真山是武汉最高的山,老家在山后。前几天回去 忘了...

  • 山行

    脚踏绿草地,步入深山中。林间现惊鸟,浑然不知处。两山夹一道,远眺不见首。景色眼中收,花香心中留。登山至峰顶,远观览群山。

  • 山行

    涧水腾波泻碧泉,松筠焕色袅青烟 桃花落尽春何在?红透山林有杜鹃。

  • 山行

    夜幕辞西归 明月照还行 秋耕桥上身 影落水中镜 余晖未残尽 留存一分明 倦鸟藏踪迹 家犬吠闻声

  • 山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hj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