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这本书,建议所有热爱国学儒学,但对令人一言难尽的种种社会问题感到棘手且无从下手,在领导他人教育他人时习惯于权威压制的人都看看。
对思想之争来说,如果时间简史前八章都看不懂,我认为这种人就不要说自己了解西学了,因为他对科学的了解可能只停留在牛顿时期,那是200年前的事,当时科学界的主流宇宙模型还是机械决定论呢。
我在一篇名为《论只学国学不学西学的人的伪善性(二)》的帖子里提过一个问题:自认为了解西学的人们,能否说一下由牛顿运动定律引出的机械运动决定论世界观是如何被科学推翻,新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世界观又是如何建立的吗?
由于怕那些知识面极窄的老古董体会不到我在问什么,还特意追加了两个问题:
1.《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论证逻辑是哪四条?
2.科学精神的是什么样的精神?
问题1暂不提供我所谓的标准答案。
问题2在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说“科学精神是对未知敬畏但不退缩的探索精神,是对已知尊重但不盲从的怀疑精神。”
作为科学+哲学+文娱爱好者,我更赞赏的回答是: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结合。
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是:
1.先将场景孤立化,先孤立地抽象地对待问题
2.根据现象提出假设性理论
3.通过大量实验验证理论
4.如果理论一直被证实,则暂时接受此理论,并开始研究此理论的适用范围;如果理论被证伪,则研究此理论在何种场景下不成立,并尝试提新的假设性理论
5.如此循环
而关于什么是西方理性精神,百度搜索的第一结果是这样说:西方文化史中理性精神的内涵是对知识而非对信仰的追求,对终极知识而非仅现实谋生手段的追求,对情绪的剥离和超越,对人体和艺术的赞美和迷恋。
综上,可以看到,任何国学流派,要想让其思想在生活中更好更科学地被运用,靠“悟”不如靠科学,哪怕靠兵法也可以(因为学国学但不讲理性死不了人,但学兵法不讲理性会死)。
实例练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不科学的提法。三人行是否有我师焉,要看是当哪方面的老师,这三人是什么知识背景职业背景生活背景,在此条件下有我师的统计学概率是多少。这样就比较接近科学的提法。
结论:
西学因能对“绝对真相、绝对真理”在细节上无限求真而伟大,但因崇尚自由主义有文明癌化的倾向。
国学因历史悠久而拥有极强的人文预测能力而伟大,但因缺乏质疑+批判精神有思想迷信化的倾向。
都伟大,但在人生哲学中缺一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