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大概睡了,但听说宫内宦官王继恩和自己亲信程德玄半夜求见),还是立即召见了他们。
赵光义获悉事情原委后大惊失色(③为什么吃惊?),犹豫不敢(④为什么犹豫?)跟着王继恩进宫。对两人解释说:“我要和家人商议一下再决定!(⑤和什么家人商议?)”
(看着赵光义蹒跚进入内室,王继恩和程德玄急得跳脚,但又无计可施。)
过了很久,还没有听到赵光义动静,王继恩(顾不得许多,闯入内堂,在内室门口低声)催促说:“(晋王,我们快走吧!)太迟了,(皇位)恐怕就落入别人手里了!”
(赵光义终于下定决定进宫),三人一起步行进宫(⑥三人为什么步行,赵光义为什么让程德玄也跟着进宫?)。
到了万岁殿大臣轮班值宿的“直庐”门前,王继恩对赵光义说:“晋王,你在直庐等一下(⑦王继恩为什么让赵光义在直庐等候?)我先进殿向宋皇后通报一声。”
旁边的程德玄却(劝阻)说:“我们就应该直接进去,何必在直庐等待?”
(王继恩没再坚持,)和程德玄跟赵光义进了寝殿。
(此时宋皇后多半是坐在赵匡胤遗体旁边等候王继恩,听到有人进寝殿,以为是王继恩带赵德芳来了,心中高兴)先问:“是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却说:“是晋王来了!”
(王继恩话音刚落,赵光义等三人已经站在宋皇后面前),宋皇后蓦然见到赵光义,愕然吃惊,惊愕之余,突然对赵光义喊出了(宋代皇帝特有称谓)“官家”(⑧宋皇后为什么主动喊赵光义为‘官家’?),接着说:“我母子(指她自己和赵德芳)的性命,便托付给官家了!(⑨为什么担心有性命之忧?)”
(赵光义见哥哥赵匡胤真的躺在御榻上一动不动,知晓王继恩所言非虚,又听皇嫂称自己为‘官家’,心中翻江倒海起来,‘官家’,这个梦寐以求、惊心动魄的称呼,终于落到自己头上!赵光义激动、兴奋及放松的心情交杂在一起)流着眼泪回答说:“共保富贵,皇嫂不必担忧?”
{原文这段赵光义即位前的详细过程,李焘在后面有个解释,即后面{}内的几句话,意思是说,赵光义即位过程,李焘是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写成的,只不过司马光将王继恩写成王继隆,程德玄写成贾德玄,李焘依据国史(⑩国史指什么,可信吗?)将两人的名字改过来了…}
二十一日,赵光义即位。辅助大臣到万岁殿东堂朝见赵光义,赵光义(因赵匡胤之死)悲痛欲绝。
除此之外,李焘的原文“今依国史改定”后面还有一大段考证文字,笔者都省略了,没有摘录,这也是笔者在“今依国史改定”后面打省略号的原因。
在此对省略原文内容稍作介绍,省略原文包括:一,李焘考证赵德芳不是宋皇后儿子;二,李焘摘录了部分国史<程德玄传>和<马韶传>,即本章第一节摘录的内容,本节不再重复,李焘摘录之后,同时还指出<程德玄传>和<马韶传>之间,必然有一个是不真实的,李焘权衡之后,采用<程德玄传>的说法;三,李焘考证宋朝学者王禹偁所著<建隆遗事>中关于赵匡胤死前召大臣立遗诏的的谬误,李焘认为,王禹偁的记录前后矛盾,不值得采纳!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李焘的考证是严谨的,赵匡胤死前,怎么可能召集赵普等人立赵光义为皇位继承人?
以上便是李焘《长编》对赵光义即位过程的详细记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