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继续说人格心理学。
以上我们谈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层次,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潜意识是个体一些冲动欲望,和早期的创伤变痛苦的经历,平常我们都意识不到它;而前意识平时也不能意识到,不能随时意识到,不能及时的想起来,但是通过努力可以觉察到它进入了意识层面;而意识是我们平时的一些觉察到,清楚的意识到了那些主观经验。
人的心理主要是属于潜意识的层面,潜意识占的一个比例比较大,而意识只是冰山露出海面很小的一部分。
潜意识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对人格的形成影响非常大。
弗洛伊德说,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或者人格,包括三个要素,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出生就有,它主要表现为人的一些基本的需要,饥渴性等等,本我服从快乐原则;还有自我,是出生以后,尤其是四岁以后,在现实环境中,就本我分化出来的一些需要和欲求,它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在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部分,这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结构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常情况下,这三个成分之间是存在冲突的,但是不至于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这样个体就处于一个正常的生理性我们的状态。
但它们有时候,这种平衡协调或者打破,这样会导致个体产生一些变态的反应,出现神经症,影响人的正常的发展。
弗洛伊德的个体的人格发展,或者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oral stage,0~1•5岁)、肛门期(anal stage,1•5~2岁)、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3~5岁)、潜伏期(latent stage,5~12岁)、生殖期(genital stage,12~20岁)。
前面我们也说到了焦虑,焦虑是从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协调的时候,出现了左右为难,这样的一种矛盾和紧张的状态。
个体要处理焦虑,要使用一些自我防卫机制,自我防卫机制的比较多,我认为压抑是最基本的心理机制。
但是压抑这种机制,按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被人常用,但是在现实生活有些事件,我们注意到了,从表面上来看,好像这些人很少有人压抑。
而实际上压抑是无处不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