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再成为冲动型购物狂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前面的文章里提到了读书要先找一本笔记本,想学啥就全部放进去。这篇我们来看看,既然说到读书,总得先把书买回来吧!
那么买书怎么买?这个问题提出来,有人可能要说:“你傻呀!用钱买呗!”是的,我知道,要用钱买。但这里我想说的是,咱们这一次买书,要拿着购买清单再去买。
使用购买清单买书——就是在想买书时,先列出清单,或找到以前已列好的清单,再拿着购买清单去书店采购。
为什么要多加一个动作,非得先写个购书清单呢?
比如,前段时间,朋友小H家附近开了一家钟书阁,装修得很有味道,许多读书区域都让人流连往返。开业第二天小H就进去逛了,说要沾染沾染墨香。一进门,她就看见由无数个秋千装饰起来的新书区。每本新书都放在一个小秋千上。这些秋千可是专门放书的,不是坐人的,而且想坐也坐不了。每一块秋千的板子只有A4纸大小,从室内屋顶悬吊下好多绳子,每两根系一个秋千板,书就放在上面,高度正好在人的胸前,这似乎是摆好了姿势,要让你看呀!所以小H一进门,就不知不觉地捧起了书,一本刚放下,又看到另一本,就这样说好只逛逛,最多呆半小时,结果在里面呆了两小时。出门时还捧了个大袋子,里面装了至少五本书,其中一本讲什么冷门知识的书,到现在三个月过去了,书却只翻了两页。
这样的情景你是不是多多少少也经历过呢?
如果现在开始你就用上购书清单,会怎样呢?一起来看下我的另一个朋友小A。
小A家里房子老旧,但他又没有别的地方住,所以不准备全部翻新,只想买些新家具,或软装饰来换换心情。首先他找来一张纸,从上到下依次写上要买的家具名称。比如第一行是电视柜,第二行是沙发。然后呢?他会不会直接就这样奔家装市场呢?当然没有了。小A列好了想要买的家具名称后,就开始在家里走来走去,琢磨家里如何摆放新家具。想好了要摆的地方,他又拿起卷尺开始量前量后。
最后他的清单是这样的,第一例是家具名,第二列是家具所需的尺寸,第三列是预算费用,第四列是颜色和款式搭配要求。
写完这张购物清单,小A就揣着单子,胸有成竹地直奔家具市场了。从电视柜到沙发,再从灯具到地毯,那么多件家具,他才用两天时间就采购全了。等家具送到家,实地一摆放,你还别说,尺寸大小,颜色样式都非常合适,小家一下就焕然一新了。最关键的是因为采购目的明确,不仅买到了新仪的物品,还没乱花钱。
看到这两个朋友的购物方法,哪一个是冲动型购物,哪一个是理性的有的放矢地购买,一目了然。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列这个购物清单,来进行理性消费。
购书清单长什么样子呢?
其实找一张白纸就可以了。然后在纸上记录三类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以这三个信息为购书线索,就可以实现理性购买了。下次去书店要做的事就很简单了:带上购书清单,翻开书籍,再对照清单,然后决定要不要买。这就是理性购书程序。
那我们清单上的书名从哪来的呢?
这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寻找与书相关的信息。不论是在杂志上看到的有意思的书名,或是在广播上某节目里提到的内容,只要是你感兴趣的,就可以随时记录下来。只要养成这个习惯,就再也不会出现:“之前我想买的书,叫什么名字呢?”或者“这本书我本来不想买,结果一到畅销书区域,就忍不住买回来了。”
其实我自己还有一个收集想读的书的办法,就是看系列书。比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后浪出版的,我就会接着把他们出版的相关书籍拿来阅读。也许是看了其中一本,相信他们选书的眼光,所以就觉得他们选的其他书应该也不错。
这篇文章里我们讲了好多关于购买清单的内容,为什么我们要在讲读书方法时,先说要列购买清单呢?
列购书有这么两个好处,一是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二是不断列清单的同时,可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另外,还记得前面提到的信息一元化法么?我们可以把所有信息都记在一平笔记本上,所以购书清单也可以贴在那本笔记本上。当然这本笔记本用完了,可以继续买新本子来记录。
以前我自己购物也是突然想起要买什么就直奔书店或超市,结果买回一堆不用的东西。那些冲动地购物经历,既费时又费钱。现在学了这个方法后,每次购物前,不论买什么,我都会先列一个清单,或把我平时想买的东西先提前记下来,等到周末了,就拿着清单集中去采购一翻,或者哪天心情不爽了,拿着这个清单去好好采买个够。既逛街了还没乱花钱,将冲动购物变成了理性又快乐的购物体验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