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过无从下手的感觉,无论是第一次吃螃蟹,还是解决一些新问题,即使场景类似,即使知道方法也不易顺利解决。教学中就发现,课上讲例题学生能跟着做出来,而课后做同类题时学生就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方法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怎么解决呢?
001 方法复杂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方法复杂,使用起来很耗费大脑能量。大脑是不喜欢这样损失能量的,于是它就罢工了,我们也就解不出来题目了。
方法为什么会复杂呢?对于会的人来说再繁琐的方法也很简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再简单的步骤很繁琐。所以我们需要把复杂的方法变简单。
002 10年没扭出的魔方2天做到了
2天算是比较长的了,高手1分钟内就可以做到。我是跟着网上的教程,一步一步来的。拼好6面的时候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从小学就接触到了魔方,直到大学才扭成功。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扭出相应的图案即可逐步拼好6面。
我发现,这种可视化的步骤非常高效。怎么做,一目了然。那么如果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视化步骤,那么在执行时是否更加高效呢?
003 解决发公众号的问题
我日更公众号快2个月了,第一次更新时很费劲,花了一上午吧。在发布公众号的过程中总是在思考总是在创造,为什么呢,以为脑袋记忆库里没有存好发公众号的步骤。不习惯,步骤不清楚,所以每次发都很耗时。
发几次就好了吧。确实如此,不过我属于慢热型,接受只是有点慢,这个过程可能要花费很久很久很久。于是我把发公众号的流程写了出来,发公众号时照着做就行。
第二天,特别高效。半小时就完成了文章的修改、头图的制作、音频的录制。
图卡:发布公众号004 解数学题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解答数学题上,在18年教学时就让学生在错题本上写上解题思路。后来在20年把这样的解题思路逐渐用框图变得流程化。不过嘛,一个题一个思路。下一步就是把题目通用的解题步骤/思路表示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