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举行元旦联欢会,趁着孩子们看节目的时间我来整理行动派21天的心路历程。 走过行动派的21天,感觉每天忙碌而幸福着,似乎这时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21天不长,但是却是一个习惯的过程;21天挺长,因为每天都承载着我的心血;21天很美好,一路都是向前的号角……
很开心接到我们NP5小组组长王恺老师的推荐,心里很激动,那段时间我们为了迎接国家均衡发展的检查,每天都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于是行动派第1天,自我介绍三言两语: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湛北乡周庄中心小学的李利敏,最近学校在迎接国家均衡发展的验收,从上周四开始作为档案整理者,我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时间,白天没有上课,晚上加班。看到今晚吴虹校长的公告,心里就开始担心,但是希望我能不掉队。一起把教练型教师进行到底。
第2天当看到来自不同时空的同行者的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我却分享了我们会议室里的景象:
现在正在听校长训话,抽空来打卡。学校为了迎接国家均衡发展验收,这几天忙得手脚不够用,心情不太好,但是明显感觉到自己从N6学习后,懂得了感知自己的情绪背后的东西,所以感觉自己心态比之前要好得多。2021年到来之前,希望自己可以把N6学到的理论付诸行动,成为常态。
第3天:
看了塔塔教练和豆包的对话,我突然觉得我今天早上上的一节课就很幸福。因为那一节课我没有被打扰,我让孩子们读完了彩虹花的晨读,就用剩下的时间跟孩子们聊了几个问题(因为迎检这周我都没怎么进教室,感觉听话的孩子有些想我,不听话的孩子有些躁乱):
我:你希望在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里?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回答:
一个老师不在纪律也很好的班集体。
一个每次成绩都能得第一的班集体。
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一个没有垃圾的班集体。
一个每个人的字都写得好的班集体。
一个没有人骂人的班集体。
一个每个人都会自觉学习的班集体
……
我:孩子们的想法真的很美,而且是我的期望。我接着问,那么你觉得什么原因影响了我们没有成为你心中的班集体?
孩子们再次一个接一个的说:
有的人不遵守纪律。
有的人心里没有班集体。
有的人总是不爱学习。
有的人总是爱扔垃圾。
有的人总是爱骂人
……
我:我觉得你们说的也是我确实看到、听到的情况。那你觉得自己身上存在哪些阻碍班级成为大家心中班集体的行为呢?
孩子们依然一个接一个的说:
我觉得我纪律不好,老师不在就不太遵守纪律,以后我会遵守纪律做得更好。
我觉得我做事总是不能坚持到底,以后我做事不再半途而废。
我觉得我上课不爱回答问题,以后我要积极些
……
我:大家说得非常好,特别是李嘉馨、王话展、樊宇轩几个同学对自己问题发现得很好。我相信你们已经找到实现自己心中班集体这个愿望的方法了。加油吧!
今天这节课让我觉得作为老师能安心的上自己的课就是幸福的,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走向理想的路上那就更幸福了。
第4天:
今天我要推荐的歌曲是一首儿歌《幸福的脸》。
歌词如下:
幸福有没有在我身边 ,
怎么一直看不见
幸福有没有在你那边 ,
让我看看他的脸
家里已经找了好多遍 ,
只有温暖的房间
爸爸说幸福就在镜子里 ,
那就是我快乐的脸
老师说如果欲望能够少一点 ,
快乐就会多一些
爱惜地球给我们的资源 ,
随时记在心里面
我用善良礼貌的双眼 ,
发现大家幸福的脸
啦啦啦……
前段时间在给孩子放音乐时听到这首歌,觉得很喜欢。因为它让我感受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有张幸福的脸,关键是我们能否用心感受到那种幸福的感觉。现在很多时候大人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的情绪,总觉得小孩子知道什么。所以对孩子的反馈态度几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情绪。如果每个父母每天都能静下心感受一下孩子,那么那张幸福的脸随处可见。
同样如果我们都能静下心感受一下伴侣,那么家里幸福的脸随时可以相伴。再如果我们每个人能感受身边的亲人、朋友,我们的生活将会到处都有幸福洋溢的脸。
那一刻让我突然感受到这大概就是我们成为教练型教师或者教练型的人的最终追求吧——感知生命最纯净的美好。
第5天:
自2018年暑假邂逅互加,自己就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但是几年下来自己并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一是因为二宝的到来让我无暇他顾。可是直到N6的学习让我蓦然发现:很多时候我只是思想在行动,身体根本跟不上思想的步伐。或者说我更偏重于一个空想家,而不能知行合一。如果我一直如此我只能是个空想家,所知所学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就像N6的教练型对话,如果不去实践,它们也只是一种意识形式,无法改变任何的生活。当我发现这点时我真正意识到我要做得是更深地挖掘自己的行动力,更快地启迪自己的未来意识。基于此我果断选择走进N6闪电行动,并决心坚持下去。
要想发光,要先让自己是个光源。所以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向更深处去发掘自己,成就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光源,行动下去。
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惠及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尽可能如豆包那样拥有幸福的脸。
其次用自己的行动去惠及我们班的孩子,让他们成为不同与当下我身边的那些被忽略的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一样拥有幸福的笑脸。
2020年我没有做任何独具勇气的事,但是我却觉得自己此时最有勇气。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我孩子的爸爸长年不在身边,除了上班时间,我一个人每天二十四小时带着两个女儿:一个九岁和一个一岁多点。再加上休产假时我们学校换了校长,对于站在业务副校长这个位置上的我来说有很多可想而知的问题,疫情上班后本来我向校长提出了辞去一个位置的请求,不但没有得到解脱,却引来了一系列的不愉快。但是我不想停下自己已起的脚步,所以我来到了N6,当时没有人能体会到当我看到自己被录取时内心的兴奋,至此我非常感谢互加……而接下来的学习,我每次都是边听课边应付孩子们的问题,听完课等她们睡后,当晚完成作业,无论多晚。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当晚完不成,我就很可能完不成了,因为白天我是挤不出时间做这些事的(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寄宿,每天从早上到晚上十几节课,又不像中学那样课程开得齐全,我们的课除了一周四节英语其他就是语文数学老师分完)。而我除了自己的本质工作还要随时准备做校长发来的琐事。就像从上周四开始到昨天为止,为了迎接国家均衡发展验收,我几乎就没上课,都是在做档案。身体已经吃不消开始淋巴发炎、嗓子疼、嘴上都是泡,但是我不想放弃这次N6的闪电行动,因为我知道这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坚持,也因此觉得此时的自己最具勇气——我想做生活里最美好的自己,成就自己最美好的生活。
第6天:
1、对照未来教师12个专业素养图片,您觉得自己能打多少分?(满分12分,有一项得1分)
看过未来教师的12个专业素养图片,我觉得自己勉强得到5分。这5分分别是科研素养、实验能力(我比较喜欢把自己习得的一些想法在教学中应用,比如这学期我接三年级没有让孩子们照着课本上的习作去习作,而是从日记入手,从生活入手,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习作不可怕,不过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看、听、嗅、触、感到的东西用需要表达出来。第二不讲怎么写作文,只强调注意的格式,孩子们写完后我来改,改完后孩子们根据我的提议再次写这篇作文。第三我把孩子们带到生活中,比如写秋天,就让他们走进秋的视野,然后去看、去听、去摸、去闻……我不知道我把这些归于这两项的能力是否理解有误。希望不会吧!)
学科评价素养、(我觉得自己对孩子们的评价从来都不以成绩来定好坏,我会看到任何一个其他老师都不喜欢的孩子的优点,所以跟学生关系还是蛮好的)跨学科教学能力素养、(个人爱好比较广泛,虽然都是蜻蜓点水,但是语数外、体音美、手工、书法等都有所了解)
科学育德能力(我特别喜欢用故事或者体验式让孩子们懂得德的重要性,这应该算科学育德吧)。我知道这5个素养我有的也只能是皮毛,如果我能拥有全面的素养并且是实实在在的,那么我将会走进孩子们心里,成为他们的灯塔,指引他们走向光明!所以我应该更加努力去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2、您希望在教育教学哪个方面开始对话练习?为自己的高质量对话做个三周规划。
看了吴校长发的杨林林老师的打卡,我觉得她说到我的心里了,我也希望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开始进行刻意的对话练习,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好的习惯决定着他能不能有好的收获,所以我将针对我们班级孩子上课注意听讲的习惯、能自觉学习的习惯、保持班级卫生、有效阅读的习惯进行为期三21天的刻意训练!
1、每天大课间让孩子们自己检查座位卫生,并有针对性进行对话练习。引导孩子们养成不随手丢垃圾,讲卫生的习惯!
2、每天进行课堂观察,关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本节课讲完知识点让孩子们练习的时候与其对话,找到不注意听课的原因,陪伴其一起努力!
3、每天中午辅导时晚几分钟进教室,悄悄在教室外查看,然后进教室选出能自觉学习的孩子与等待老师的孩子,进行对话练习。让其能意识到自觉学习就是能自我成长的表现。
4、每周五中午跟学生交流本周所读书目里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每周都会把女儿读的桥梁书带学校一部分,让孩子们读,除了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读之外,还有八个学有余力的孩子一起开读书会),并与其对话,让其明白什么样的读书才是有效而且快乐的,由此养成有效阅读的习惯。
希望经过这21天的刻意练习,我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3、明天起每天阅读一章《关键在问》,打卡分享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今天拿到书了,但是带着孩子忙完琐事还没来得及看,打了卡就去先和她见个面,希望她能为我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点燃希望之火,并一直燃烧在我2021的那片原野上。
第7天:
今晚读完了《关键在问》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焦点讨论法的四个层面: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决定性层面。刚拿到书看到封面上的四幅图,第一反应是当一个人处在四周都是问题的境地就会迷茫,但是通过把这些问题内化、思考,最终会找到前进的方向。但是当我读完第一个事例:“我”让孩子们背儿歌《小马菲特小姐》时我给这四个层面的解释是:第一层面弄明白面前发生的客观事实;第二层面是对知识、情感的迁移;第三层面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及从中的发现与所得;第四个层面是以后遇到相关的事的处理办法。同时我想到了我这学期在班里开展的读书兴趣小组,班里选出八个学有余力的同学,我们每周十六本桥梁书,每人从自己读的十六本里选一本写读书记录卡,刚开始学生的读书记录卡在读后感一栏里写的内容就是书里学到的客观性知识。我开始引导他们你读到的这些东西,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使用过、做过类似的;然后继续引导孩子们读了这些后以后再遇到相关的事物,你会怎么做?当我读完书上的事例时我突然我觉得我的引导应该属于这四个层面里的其中三个。所以我发现自己对封面图的理解不太正确,但是又很庆幸我平时的做法是正确的。
当我继续往下读到另外一个科学老师让学生做实验的事例时,我又感觉不太理解这四个层面了,因为在第二、三层面似乎与我之前的理解有些对不上。但是等我读完了这一章我突然发现我之前的理解有些狭隘,这四个面完全可以有更高层次的诠释:第一、四层面不变依然是客观事实与解决问题;但是第二层面却可以是深度挖掘事情背后的人情感需求、自省……而第三层面事情背后产生的原因及人从中的发现、收获。
此刻我遥想有一天如果我把这些东西灵活得运用到我的生活与教学中,那就会是多么美好的事。
还有一点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有没有偏差和错误,也请看到的老师们帮忙指正,诚心感谢。
第8天:
今天读完了《关键在问》的第二章,第二章就是对焦点讨论法四个层面的具体诠释。此时我才发现四个层面其实就是更宽泛地问题导向。所以它非常适合设计课程,分析问题。
想起昨天下午当中心校领导都离开学校后,我与一个一直都不会写作文的男孩子刘天福的对话,我试着用这四个层面与针对他不写作文这件事进行对话。
客观性层面:(我问他)你看到你的作文本上每次作文都是一行或者只有题目,这是怎么回事?
他:我不会写作文。
我:那你会说话吗?比如现在我拿着戒尺站在你面前你说一句话。
他:老师把我叫过来拿着戒尺想打我。
反应性层面:(我)你觉得用一句话把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说出来感觉怎么样?你觉得难吗?
(他)我觉得不难。
诠释性层面:(我)那你从这里来说说作文是什么?
(他)沉默。
(我)我叫你的原因你知道吗?用一句话说出来。
(他)我总是不写作文,老师把我单独叫出来。
(我)把你叫出来发生了什么?用你的话说出来。
(他)把我叫出来拿着戒尺想打我,没有打。让我用一句话说说我们之间发生的事。
(我)结果呢?用你的话说出来
(他)我觉得作文就是把我的事一句句说出来。
决定性层面:(我)非常好。你觉得你现在能写出几句完整的话来表达一件事吗?三五行就行。
(他)会了。
今天上午我第一节课就检查了他昨天答应写的东西。内容就是昨天我们两个对话的事情,一共用作文格纸写了七行。而且除了错别字影响句意,句子基本都通顺。我在教室使劲表扬了他。看着他脸上的红晕,我也觉得很开心。只可惜今天因为迎接检查最后突击竟然忘记拍照片。
我知道我的问题设计的不是很好,对几个层面把握的也不准确。但我已经尝到了从四个层面来如此对话的甜头。我突然觉得这里的四个层面与教练型对话是完全相通的,感知客观事实,不带情感的评判,最终引导对方走进自己的意识而得到答案,启发行动。
第9天:
今晚读完《关键在问》第三章,第一次真正感觉到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正确的理论做灯塔。而在读这章的过程中有三个地方让我有所触动:第一个地方就是心理意象是个知识体。这时我突然觉得这就像是生活中拔花生,只要你找对发力点,就基本可以把这颗花生的大部分花生扒出来,很少有残留在地里。也是此时真正体会到知识是有触手的,你积累的越多触手越多,再学新的知识时链接点就越多,所以接受得就更快,这张知识的网也会越来越大。即使长年累月有了破洞也更容易被补上。而当你无法在自己的库存里找到可连接的触手时就觉得难,甚至会出现错误链接。
第二个地方是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中说:对于某个学科的理解和记忆,关键在于它的结构,而非内容。这让我想起举纲张目,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框架,琐碎的知识是很难被理解和大量记忆的。这应该也和前面的心理意象是相通的吧。
第三地方是34页创新教育方法论个人解读性阶段里说:只有当参照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来分析接受的信息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今晚女儿在写作业时问我有没有不用掏钱就可以查作业的平台。我问你不会时我没跟你说吗?她说我每次跟她说的答案老师都说需要改成完美答案,我问什么是完美答案。她回答人家在猿辅导上查的答案就不用改。我当时跟她举得例子时她参加彩虹花诗配画时交的作品,虽然没有评为一等奖,但是我一直都觉得那才是最好的(因为诗是自己写的,画是自己画的,虽然没有人家专业学画的同学画的好,但是这是你的创造)。可是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把这句话读给她听,又问她如果你找到了“完美答案”,然后会怎么样?她说那就不思考了。我说你说的太好了,就是因为你的答案虽不完美,但是你还会思考这就非常好,也许有一天你的答案会在你的思考下变成完美答案。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创造。
此时我为自己这么晚才开始读这类书感到遗憾,因为就像前段时间我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时发现我们只有清楚这些理论才能更好的使用,而不是自己的意识里那点碎片的思想。
而今晚两位老师的分享让我有两点感触:一就是多用心学习,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要不断学习。
第二点就是学习中一定要有自己思考、更有有知行合一的行动力。
第10天:
今晚读了《关键在问》第四章如何设计一场焦点讨论,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跟我们备一节完整的课是完全相符的。
主题就是课文的主题,理性目标就是我们咱学的客观性层面的内容,体验目标应该属于过程与方法。而列出问题和预演讨论则是授课过程。开场白就是我们的导语,结语就是我们课堂小结,检视就是我们上课后的反思。
而在为客观性问题设计一个具体起点时,我走了特别的想法,那就是这个抓手要具体可感,它可以是一幅画、一句话、一个小故事等,比如我想在我们再次强调自己要注意安全,我可以就前天我们班一个女生跳绳时摔倒磕在水泥台阶上这件事入手,学生会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容易引起反应、也就更容易诠释,最终顺其自然走到决定性层面。
而在列出问题的环节,我觉得信马由缰地提出问题,真的很重要,就像要写一篇某个主题的作文,你可以把你所有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资料都找来,然后去选择哪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主题,最后再去安排合理的作文结构。而且问题是不确定数量的,能服务好主题最合适。比如我前面说的事例,我可以如此设计问题:理性目标(你如何看待唐雨涵摔倒这件事?)体验性目标(你从她的这一事件中应该学到些什么?)
开场白即客观性层面(就从唐雨涵跳绳摔倒这件事的描述开始,你看到了什么?)
反应性层面(看到唐雨涵摔得头上流血你有什么想法?)
诠释性层面(什么原因让她摔倒?)
决定性层面(你今后怎么避免这类危险发生?)
希望看到的老师为我指出不当之处。感谢、感恩。
第11天:
昨晚写完复制打卡时没注意只复制了最后一段,今晚不能再犯小错误。做一棵经得起风雪的松树,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相信会越来越好!加油(ง •̀_•́)ง
今晚读了《关键在问》第五章如何引导一场焦点讨论。里边讲述了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我最有感触的是不要忽略客观性问题,因为这是根源,只有全面看到根源,才会有更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在如何对待错误的答案一部分里,有句话说:迅速回顾你的体验目标会帮你维持讨论的进程。我努力地在想昨晚我对体验目标的理解,但是似乎它躲起来了。可是当我再次回到第四章看到它的内容时,我似乎比昨天更理解了它——想让参与者因讨论而发生的内在变化。而这些变化离不开我们设置的相宜的问题。所以当我看到第8部分当回答冗长时你怎么做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平时上课经常问的“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是个模糊的问题,此时我想把它分解为:故事的主人翁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他在什么时候做的这件事?他为什么做这件事?他做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也许这样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从而也可以避免回答人自由发挥而偏离。我想以后我再上课问问题时就要思考如何问才更能聚焦。
而当我读到第9部分当争论发生时重点在于澄清和解释这些不同的回答,而不是攻击和维护某个观点。让我觉得讨论引导者的客观性,不带批判性多么重要,这让我想起N6对话孩子时教练告诉我们的不带批判,只是反馈事实。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开放的场域,激发伟大事物的产生。
同时在这里作者再次指出“只有当学生能将新的信息与自己过往的知识和对世界认识想联系时,才称得上是真正获取了新知”,“教师经常被忽视的一个角色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整合”。是的脱离了主体生活的知识是不能长存的,而只有主体把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对接成功,此时的知识才开始被内化。可是我们平时在讲课时却总是以“专家”的姿态出现,只允许他们接受,却忘了当他们的思维启动,才会有所创造。所以我从几年前我意识到这一点起,在课堂上我从来不给标准答案,就像这学期期中考试一个口语交际的小练笔,介绍自己或者别人的名字的含义,我们班同学几乎写得都不一样。而对头班的孩子们有一半以上都写的例句,所以对头班虽然我们班的平均成绩不如别人但是我却一点都不难过。
《关键在问》越读越喜欢,坚持下去。
第12天:
不来看打卡主题,我都不知道今天是双12,感觉过周末了,可以悠闲会儿了,却依然感觉只有一个字“忙”。
早上吃完洗刷完,帮两个小的收拾好,带着她们去菜市场。回来看着天好,把被子都拿出去晒,然后同事打电话让帮忙传继续教育照片(最近我们全县为了继续教育转登学时的事给人弄得有些晕)。弄好一看表就中午了,吃过饭小的睡了,就做了会儿之前报的研学的作业,看了会《关键在问》第六章,小的睡完闹得不行,打电话让她爷爷送大的去跳舞,我带着小的去那边吃了晚饭,校长又打电话让完成一些资料。这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回想起来就做研学作业和读《关键在问》有些新的收获,而研学作业却是我一直拖欠在补的作业,所以感觉有些内疚。只有《关键在问》是我没有落下的事。因为从N6到现在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平静,否则现在的状态我会生活在抱怨里。
今天没有把第六章读完,但是读了12个讨论设计之后,我对这四个层面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这12个讨论设计里我修改加工了“总结一天的经历”用来帮助孩子们写日记,为作文积累素材。
具体如下:
适用对象:
小学生
理性目标:
更深入地理解当天发生的事情,有意识地从经验中学习。
体验目标:
感受一天的学校生活的完整性;在当天的挑战中得到肯定。
开场白
我们一周住校五天,每天都重复这相同的节奏,有没有特别的场面。
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个简短的回顾,对今天做个总结。
客观性问题:
在今天的课堂、操场上或宿舍里,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有人说了些什么?
反应性问题:
今天你有什么有趣或难过的感受吗?是什么让你有这种感觉?
诠释性问题:
今天你在哪些地方感觉很特别?为什么?
决定性问题:
如果让你抛弃今天所经历的其他一切东西,而只留下一件事情或一段具体的经历,你会留下什么?为什么?
结语:
感谢你们分享自己对今天的反思。在刚刚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我从你们的分享中也学到了很多。
下周就来试试我的讨论方案。
特别喜欢吴校长发的三张图片,觉得我们这个场域就是教育3.0,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场域里有自己的学习体系和学习节拍,又通过自己产出,丰富了场域本身。建立联结,引发裂变。
第13天:
今天上午去县里参加教研室培训了,早上走时跟大的交代:上午尽量把作业做完,下午回来还要洗澡。结果下午二点左右到家,她还在写语文作业,我随口说了一句还没写完。她瞬间不悦,开始反驳我,上午做了两张数学卷子、五页口算题卡。
此时我意识到,我应该换个方式:
客观性层面:
我:上午你做了哪些作业?
她:做了数学课时练四页、五张口算题卡,语文课时练写了三页。
反应性层面:
我:你觉得做以上作业困难吗?时间紧张吗?
她:不困难,不紧张。因为写完一样我觉得累就休息了一会儿。
诠释性层面:
我:你觉得休息的时间长吗?
她:我订了15分钟的闹钟。
我:那你觉得上午做不完作业的原因是什么?
她:就是觉得不想写了就换一样,而且刚开始写着作业更同学聊着天。
决定性层面:
我:那就是说其实上午是可以做完作业的对吗?
她:对
我:那你觉得这样做作业、做事效率怎么样?
她:效率很低。
我:如果你长期这样做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她:养成超级多坏习惯,那我到初中肯定做不好,不可能有时间再跳舞、弹琴、练书法了。
我:以后再做事时你准备怎么做?
她:做作业时不能写着做着别的事。
当我结束了这次聊天,我问她你觉得今天我们聊天跟之前有什么区别。她说以前你很多时候是在给我讲道理,这次都是在问。我接着问你觉得你更喜欢那种?她说问好。我又问为什么?她说问的时候是我自己在说,我更容易懂。我再问当更容易懂时是否更容易付诸实际行动?她说是的我心里有这种感觉。此时我在心里告诉自己“yes”!加油(ง •̀_•́)ง!
读了《关键在问》第六章剩下的部分,觉得这么多场景的问,还是改编成自己的才算看懂了。回来打卡时看了主题里的小视频,很感动,希望自己是那只小松鼠。加油(ง •̀_•́)ง!
第14天:
上周五我们班同学临回家时把踢的毽子放在校园的花坛上(每周最后一节课,本周自习课没有班长记名,表现好的同学可以上体育课),今天我就这件事临时问了几个问题:
客观性层面:
我:上周五回家时我们班的一个毽子在哪里?
学生:在对着我们教室门口的花坛上。
反应性层面:
我:你们都回家了,毽子在校园花坛上你心里什么感受?
学生1:不好受。
学生2:感觉很难过。
学生3:感觉它被我们丢弃了,很可怜。
……
诠释性层面:
我:它为什么会在花坛上?
学生1:有人给它放上去了。
学生2:有人给它拿出去,没有拿回来。
我: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1:毽子丢了。
学生2:毽子丢了,我们以后不能玩了。
我:如果这样的结果经常出现,你觉得你的行为习惯会有什么表现?
学生沉默。
我:如果我们班经常有东西丢在外面,这说明你们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学生1:丢三拉四
学生2:不负责任
学生3:没有集体意识
……
我:如果这样的行为习惯一直存在,我们班所有的用品最终会丢完,学校不会无条件重复给我们,那时怎么办?
学生1:我们不能再用、再玩了。
学生2:我们自己兑钱买。
我:这是你们想要的结果吗?
学生:不是。
决定性层面:
我:那我们今后怎么办?
学生:改掉这些坏习惯
爱护我们的物品
结束语:孩子们说得非常好,相信以后你们也会做得更好,加油(ง •̀_•́)ง!
今天把《关键在问》第六章的几个可用事例从新读了一遍,加工成自己要用的对话。没有读新的内容。
看了吴校的打卡主题,非常兴奋,兴奋自己既是公平教育的受惠者(在互加走过兴成长计划、N2、N6、还有当下的闪电行动),作为彩虹花的一份子也为教育公平尽力一点绵薄之力。希望头上阳光正好、路上景色正明。
第15天:
看了《关键在问》那么多事例,今天静下心来对话自己,我期望的将要到来的2021会是什么样子的。
客观性层面:
问:你看到现在的自己是什么状态?
答:每天都被一些琐事缠身,加上现在的教育基本社会化,什么都要进校园,什么都要老师们做所以很难有一天可以静下心来上自己的课,做自己的事。不是一个忙字了得的。
反应性层面:
问:你喜欢现在的状态吗?它给你带来些什么?
答:不喜欢,它让我感觉焦急、躁乱。
诠释性层面:
问: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答:因为自己奢望的有点多,总希望尽力把各方面都做好,所以没有果断舍弃一些琐事。比如:昨天下午乡教管办在我们学校举办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演讲比赛及教管办主任为老师们上一节思政课。校长打电话让我去,我下午的两节课就泡汤了。我似乎不能拒绝,因为这是乡里的活动,也是学校的活动。只是我心里在拒绝这些事。
决定性层面:
问:今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答:我会果断拒绝一些无谓的琐事,让自己静下心来,挖掘更深的自己,对话对灵魂,成就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惠及孩子,让自己的教育之光更有力量。
对话完自己,我发现2021我期望:
1、亲人、朋友、同胞、世界人民都安康,有了健康才能谈明天。
2、希望我能科学地处理好朝我涌来的那些事。
3、希望我能更平和地处事,更静心地做自己。
4、希望我的孩子还有我更改变的孩子们都能在我的平和、静心、智慧下得以更好地成长。
5、坚持练好毛笔字。
6、坚持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把我之前买回来却没有读的书能在2021年读完。
7、继续买书、陪孩子读书。
8、疫情之后带着父母孩子来一场旅行。
读了《关键在问》那么多事例,还是感觉用过才能更好地理解、诠释。加油(ง •̀_•́)ง!继续,希望能在这本书读完时,完全掌握了这项问的本领。不再迁怒。
第16天:
我见过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在其所在的组织、社区和个人生活中建立更为和谐和令人满意的关系。可是我们也许并未意识到,这种愿望只能通过个人积极融入新颖而又陌生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玛格丽特 •韦特利
当我第一遍读完这句话我感觉自己对后半部分是无法诠释的,当我读完打卡主题,再次读这句话,感觉自己想到了两点:第一、就是直观的感觉就像自己觉得在学校里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走进充满新知的互加却觉得能量满满。大概互加就是新颖又陌生的共同体吧!这时我们都在向寻求。
第二、突然又觉得如果我学校的同事都能走上追求新知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自己就可以是不断改变的陌生的共同体,因为我们也该向内寻求。就像今晚刘校长的分享尽可能地带动。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对于我来说,由于自己不属于聪明型的人。所以不能像别人那样八面玲珑地处理人际关系。而自己还不够优秀,所以我更喜欢互加的学习共同体,大家彼此赋能,共同前行,N2、N6每次都是学到很多,特别是这次N6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对话自己,更清楚了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觉得在现在的N6行动派的共同体中,我们每个人是链接的,在交流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从自己身上获益,自己也能从每个人身上获益。仅仅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坚持对彼此都是一种动力,我如此认为。
N6行动过半,我希望自己在坚持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能向内建造我的学校共同体。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变成一个赋能场域。
《关键在问》第七章,希望我能有好的问题,赋能我的团队。
对于上海交大的那副一个人拉弓的铜像,我的不知是否合理的理解:一个人要用尽全身力气去强大自己,但也要找到同行者一起拉开这张大弓。
第17天:
从2018年遇到互加,真正开始了网络学习,这一开始让我犹如置身一片无垠的草原,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到处都是路。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学到我想学的任何知识的课程,这里的课程无边界;因为在这里可以坐在家里链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这里的学习地域无边界。从我走进互加、走进彩虹花在学校的日子就带着孩子们上网课,之前是晨读、生命教育、科学鱼、音乐,现在学的比较少只学了晨读和美术,非洲鼓是我自己带着女儿学的。感觉这些是他们原本枯燥的语数外学习生活中的调味剂,让他们眼里有了彩色。
我所在的区县没有自己的网络课程,由于上级部门不够支持,我们学校现在的多媒体基本都处于瘫痪状态,几乎一直处在用时就修,平时基本不用的世外桃源状态。前段时间说迎接均衡验收要配一批新硬件,结果只配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和图书。我理解的教育公平就是资源的公平,但是我们这里的村小很难实现这样的公平,因为即使是有了这些器材还一样躺在各功能室里跟灰尘为伴。再加上部分教师为了出成绩,根深蒂固地觉得网课浪费时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上级部门多大的支持,只要把配套的网络设备装好,再还我们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就好了。
我现在每天早上还让孩子们参加彩虹花晨读,不是因为我是其中一员,是因为我觉得孩子们需要从小用诗词来浸润心灵,而且诗词的积累也是语文语感培养的一剂良药。我觉得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尽可能地成长自己,让自己更加强大,这样可以让自己身边的孩子们拥有更多的可以随我心的学习空间。
今天根据《关键在问》第六章的一个学年总结对话事例,写了一篇学期总结对话,希望可以有所触动。
第18天:
现阶段对我最重要的五项价值观我选择了:健康、个人成长、接纳、教育、幸福。
首先我选择了健康,因为我觉得健康是做任何事的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会失去色彩和意义。其次是个人成长,当一个人自己都停止了前行的脚步,又何谈带动别人,有所追求呢!然后我选了接纳,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完美,包括自己与别人,我应该学会用宽容的心去接纳这些不完美,再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修复这些不完美,使其臻于完美。接着我选择了教育,当我成长了自己,学会了接纳与引导,我相信此时的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教育,从而服务教育,无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班级的孩子。最后我选择了幸福,因为当一切都能水到渠成时,幸福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相信幸福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与拥有的人生体验。
就像现在N6行动派每天的阅读与打卡,这就是我成长自己的脚步。特别喜欢今天打卡主题的那幅图,要想攀上另一座更高的山,第一步就是先下山。我想承受得了下山的迷茫和上山的苦与累,才能最终走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加油(ง •̀_•́)ง!
第19天:
今晚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主办、互加计划承办的《教育公平之路》——互加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题总结会。由于带着大的去跳舞有些晚,我没能从一开始就参与这场盛会,但是聆听了之后我觉得这不是一场总结会,而是一场精神的盛宴。一个个场景是对未来的遇见;一位位“引领人”的对话是精神的启迪;一点点的知识之光是天上的启明星。这里每一个丰盈的人是祖国公平教育的先驱者;这里每一个教师脸上都写满了对教育的关怀与热情;这里每一个孩子脸上都盛开着幸福的花。
特别感动于那句“教育公平之路”,可以说经历了世事的成年人都不会再跟别人无谓得争“公平”,因为很多时候无公平可言。但是互加计划在互联网上创造了这个奇迹,每个身处其中的孩子们都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上世界的窗,让他们惊叹于未知的时空,丰富了他们贫瘠的学习生活。
此刻心被震撼了,却不知如何表达。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能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活;感恩互加计划——让互联网为我们乡村的孩子筑起了公平之路;感恩每一个为了这项事业尽心的人。感恩,千言万语一句话:我们努力地幸福着,感谢有你。
有了今晚,我们都该更努力。
第20 天:
看到这个主题我有些怅然若失,总觉得自己虽然喜欢带班,却缺乏同伴之间的前行力,习惯被带动。但是转念一想:既然是未来的挑战就再逼自己一把,也许2021年我会又上一个台阶,又打破自己的一项壁垒。
主题:携手同行
我想在2020年这最后十天里,有人一起携手走进2021年的光芒里。
我们首先建个小群,每天早上每人一句或一小段充满正能量的话,可以语音也可以文字,我们一起在群里读完三个人的话,然后告诉同伴“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加油(ง •̀_•́)ง”。
其次结合我们正在读的《关键在问》每人每天一个对话分享。可以是自己已经用过的,也可以是新创作的。
最后,我们在每晚自己打完卡后在群里跟同伴说“充实的一天结束了,亲爱的伙伴赶快休息,明天会更好,晚安”
我的想法比较简单,有类似想法的伙伴一起努力。
第21天:
未来有多远
走过21天的感受:
今天是2020年的冬至,我上午去教管办开了一上午会,中午去办点事回到学校吃了同事们包的饺子开始开全体老师会,下午上了一下午课,感觉这一天真的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快!此刻回想这一天,这一年……2020年是人类历史要载入史册的时刻,因为这一年新冠病毒让我们的生活大洗牌。而我在这一年里却奇迹式地成长,因为在面对任何事情时我都更勇敢、更明确了自己心的追求。走进N6就是我在这烦杂生活中最有力量的选择,跟着N6的闪电行动走完这21天是我最美丽的行动。这21天每天读《关键在问》,从中获得理论再把这些理论变成生活中实践,让我觉得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可以变为常态的,只要你行动起来;这21天每天跟着吴校长的主题打卡,我深刻感觉到每次的打卡都是对我们思维的训练;这21天每天有意无意地看到同行者的打卡对自己都是一种启迪(就像今天在群里看到的吴校长分享的安杰老师的用“耳目心王”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学期评语的书写和赵艳华老师的“学生觉察日记”这就是思维的结晶);这21天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的985,我觉得接下来我该有些更大胆的追求。
2、印象深刻的事与人
这21天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互加课题总结会。这里的一切都让人觉得在向着美好迈步,这里的每个人都让人觉得有力量、带着温度。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贵州木杉小学徐萍校长,一年前就听徐萍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动于一个平凡的女校长不同凡响的心胸,课题总结会上感动于这样一位校长带给大山里孩子们的幸福。这改变是让人温暖而闪着光的。他们也让我觉得在这21天里,学会了对话自己,让我从那只是意识动、行动不动的惰性里打破自己。所以我在自己不能很好的运用四个层面的问时,我总是先把要问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再去实践。相信我会做得越来越好,最终成为生活的常态。
3、对未来的期待及行动
未来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未来的自己应该是更加努力的,更加雷厉风行的,更加相信自己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要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今日事、今日毕”,要坚持“日日新”,首先把教练型对话进行到底让她成为我生活的常态,体会生活中心灵交流的神奇力量与其带来的美好结局;其次我要把读书坚持到底,让我的精神能始终都有“源头活水”,让我前行的方向最能向着光明那方;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到底,深入地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理出自己的知识框架,拥有举纲张目的知识网,不再忙无目的地去点状式的碎片化学习;把带动孩子这件事进行到底,让孩子们也学会觉察自己、感受生活,体会更多的美好,进而创造美好。
4、预计会遇到的困难
要想让自己以上的期待变成现实,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的问题,自己的工作要做,学校的琐事要应对,自己的孩子要照顾,家里的家务一样也没有人代劳。但是就像有一次对话时菁飞教练在听我我的讲述时问我的:你觉得你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了吗?我告诉自己:我可以更科学地管理时间,可以把孩子锻炼得跟着我的节拍去学习……所以我想一切都应该是心的问题,当我自己是座加油站,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加油(ง •̀_•́)ง,向着2021更有力的自己前进,因为未来就在脚下,随着你的脚步延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