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孙云晓老师的《孩子,别慌》。
在这本书的《序》中,孙云晓老师就提出了“童年恐慌”,它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难以理解、难以承受而出现的一种较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
在第一篇《捍卫童年》中,孙云晓老师认为,儿童教育不是从成人的大脑里来,不是从书本里来,而是从孩子的需要中来。满足儿童的大招需要就是最重要的教育。我们需要特别了解儿童和尊重儿童,儿童教育首先不是教,而是观察和倾听,教育儿童从发现儿童做起。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注人的需要,关注喷人的心灵世界。提升尊重意识,培养尊重习惯,这是父母与教师教育成功必备的条件。
早期教育是必要的,但不要变成早期摧残,要做童年的捍卫者。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快乐作为儿童生命的重要元素,也有晚上的生长力,如果父母和教师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孩子会体验到许多快乐。
我们认为,“童年恐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首先表现在儿童承受着与学习有关的巨大压力。
第二,表现在儿童扭曲的学习动力和较高的成就焦虑上。
第三,还表现在儿童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上。
而教育评价指标单一,社会上扭曲的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都是导致“童年恐慌”的重要原因。
学而思:为什么在同样的大环境下,会有的孩子“童年恐慌”,有的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同。在商家渲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氛围时,在周围的人都在以让孩子挤进重点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为奋斗目标时,有的家庭坚持让孩子选择自己的兴趣,有的父母觉得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的父母也是人云亦云随大流。父母对于教育目标设定的不同,就导致了孩子面对的压力不同。
我有的朋友,孩子周一到周日一直忙忙碌碌,没有闲暇。也有朋友的孩子没有任何兴趣班,作业是唯一任务。可是,忙忙碌碌的孩子不一定不快乐,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过的很快乐。
这就回到了最开始说的“孩子的需要”上来了。忙忙碌碌的孩子,她每天忙的是自己喜欢的是,学的是自己的爱好,再苦也甜。拖拖拉拉完成作业,闲下来就守着电脑电视的孩子,他体验不到挑战和成功,从电脑电视上获得的快乐,少得可怜。
所以要观察与倾听,才能避免我们逼着喜欢安静读书写作的孩子去踢球,让热爱在球场上运动的孩子老老实实地练钢琴。
所以不是不培养孩子的特长,而是要先观察孩子的喜好与特点,倾听孩子的意愿,再来选择定向培养。而不是家长觉得学点什么不错,或者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很不错。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谋职,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所以学习成绩,兴趣特长只是一方面。习惯和人格的形成,才是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