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酷爱读书,尤其是当代网络玄幻小说。书读了多了,胃口也就挑剔起来,很多大神的作品感觉套路单调乏味,而萌新的笔法稚嫩让人无法忍受。曾几何时书荒的要命,不断在网络上挑挑拣拣,大部分书都是浅尝辄止,认为很难再碰到符合胃口的了,不过新接触的一部小说《唐砖》让我重新体会到了兴奋。
读书读到兴奋,不一定是情节跌宕激昂,更多是朴实的文字里能够让人体会到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最开始被触动时,我也只是一笑了之,以为是情节不错,居然可以勾动我这种老书虫红眼睛,但是接连不断出现这种情况,我才意识到是这本书真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读到“连兄弟都不保护的军队,那不是军队是乌合之众”等等情感厚重的句子时,我是一边读一边提醒自己这些都是虚构的,做不得数,但是眼泪就是能流下来。
嘲笑自己傻,然后意识到,即便是假的,我也可以落泪的心甘情愿。那到底是那种力量引诱我如此窘迫呢?我认为是那种历史共鸣。
即便小说已经把唐史改的七零八落,哪怕很多人物在生搬硬凑,读书时还是不自觉的把自己代入进去,因为骨子里唐朝就是自己的祖代,它的荣耀自然会让自己脸上生出荣光。
从理智的角度看,这是一件很没道理的事,但就硬生生的就发生了,这就值得好好玩味一下了。因为同样类似的文章,很多让人感觉假大空,要么就严重的偏离历史,而这部书的经典就是只给了一个引子,虽然加入了一些穿越的因素,但是环环相扣,让人从心底愿意认为,历史就是这样。小说里长孙不再早逝,李靖不再抑郁,李承乾不再造反,突厥不再是心腹大患,既满足了读者心底YY心思,也让整本书可读性极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主人公穿越而回,可谓呼风唤雨,但他依然有自己的无奈,因为距离不再是问题,这穿越的1000多年,他是无论如何都弥补不回的。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每到主人公有感而发,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当然,小说作者孑与2仅凭半步《唐砖》就跻身人气作家,甚至现在电视剧都已经开拍,看了演员表以后有两种感觉,一是一批小鲜肉要火了,二是这部剧还是不看了吧,哪有原著啃着实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