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家一次,愧疚多一分

回家一次,愧疚多一分

作者: 老玖九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11:48 被阅读0次

    每逢佳节,想回去不敢回去或者没法回去,是多少在外人的写照。今年自认为是给离家这么多年的父母做了点“陪伴”的补偿。

    8月上半个月在家度过,下半个月妈妈到南京呆了十来天。

    刚刚过去一个月时间,可是真正陪伴妈妈的时间少的可怜,似乎没有做一件让妈妈的欣慰开心的事情。

    想陪妈妈早晚好好散散步,可是早上我总是没起得来,晚上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并且都在和别的阿姨聊天,把妈妈甩在后面;

    想陪妈妈逛逛街,可是对于妈妈什么都喜欢看上一眼,什么人都喜欢聊上两句的“热络劲”也没那么耐烦;

    给妈妈在商场买了一个包,大热天的还害的妈妈差点中暑,午饭都没怎么吃。

    ......

    我和妈妈两人都是性格很耿直,很不柔情的人,好好说话都似乎是一种难得的和平和奢侈。

    记得妈妈要从南京回家前一天晚上,与妈妈对话。

    “跑那么远,来一趟多么不容易,在这边还不是一样上班,下班,挣得也一样”(这句几乎是老妈每次都要念叨的)

    “怎么每次都念,有意思吗,都已经这样了”

    “我看我是要念到死”

    “好吧,那你就念到老,念到死吧,我也没办法”

    两人都忿忿不平的去睡了,相信都没睡好吧。

    第二天一大早,送别妈妈和侄女回家。因为身体原因,我就送到了楼下,老公陪着他们回家了。

    一伙人渐行渐远,只有妈妈走到了拐角处还在回头张望,小屁孩们早就屁颠屁颠的走远了。

    其实,每次离家妈妈那一番“离家太远”的念叨,内心我是能理解的。可是言语上,总是没办法好好的安抚妈妈,要么不说话当没听见,要么赌气的杠上。

    这或许就是一种另类“母女”关系。

    从上学到工作再到结婚,从武汉到南京,其实算起来已经有17年了,妈妈其实内心已经默认了这一切。

    记得跟一个小姐妹聊起与父母的情感,总是很羡慕别的小孩与父母手挽手逛街、吃饭的美好,可是自己与妈妈总是说不到一块。小姐妹从小事留守儿童,对我说:你就知足吧,你从小奶奶照顾长大,你妈妈负责是挣钱养家,不同于一般“男主外女主内”的妈妈角色,不能对老人要求太多。

    是呀,我都知道很多时候错都在我,我对妈妈苛求太多。希望她能像所有妈妈一样关爱好,关心我们衣食住行,可妈妈大多是爸爸一样的角色,关注的是养家挣钱。

    自己年纪大了,对于什么的主控也在增强。内心希望妈妈能自然而然的服老,听从自己的安排:少打麻将,多过过健康的生活,种点菜、种点花,这样不好吗?

    很早网上有一张曲线图,清晰的标明离家的孩子能见到父母的天数、时间甚至分钟,我其实都没敢仔细认真仔细的算。

    虽然跟妈妈似乎总是在“理解不理解,执拗和愧疚”中相聚和离开,可是我知道自己内心对妈妈的依赖。随着年月增长,知道角色要转变了,妈妈要依赖我了,可是我知道自己迟迟都没转变,内心希望能一直依赖着妈妈。

    于是这么多年来就在这种“离开了理解、在一起执拗”情感中纠结。

    每次离家,17年来一如以往,归程都要伴随着眼泪和愧疚。

    每次都对自己说,下次要顺着妈妈,要柔情温柔点,可是一碰上总是各种别扭,然后各种愧疚。

    人的情感就是这么难以琢磨的,有的人懂得对情感柔顺的表达,自然能获得“似水和谐”的关系;而有的人却总是表现的“内心情感和言语表达”上的割裂,我与妈妈,包括姐姐,几乎遗传了妈妈,如出一辙的执拗和刚硬,因此总是带给亲人“硬质的言语伤害”,然后沉淀在自己内心是“深深的愧疚”。

    “不停的割裂,不断的愧疚”。与家人和解,与父母和解,需要时间;是成熟的表现,不仅是年龄的成熟,更多需要的是情感表达的成熟。

    逝去的时间,浪费的相处时光是无法挽回的。希望未来相伴时间能漫长,长到自己能自己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timg1.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家一次,愧疚多一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v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