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实在是特殊。
从教二十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
每个周,他都会弄出同的花样,让同学瞠目结舌,让老师无所适从。
七年级入校,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带大白兔奶糖,收集大白兔奶糖的糖纸。于是,周围同学时常汇报,老师,他上课吃大白兔奶糖。老师上课时,也能感觉到,浓浓的大白兔奶糖的味道若隐若无地飘过来。
学校是不准吃零食的,于是,我告诉他,下次不要带了。他斩钉截铁地答应:“老师,我记住了,下次不带了。”
但是,他的承诺很容易被他遗忘。第二天,依然照旧,他的口袋里,他的书包里,依然有无穷无尽的大白兔奶糖。并且,花样繁多,有零散的,有袋装的,有盒装的,大白兔无处不在。
实在没办法了,我也放弃了。
可是,他的嗜好开始变了,他带过来一些让我们感觉非常奇葩的物件:首先,他带了生了蛆虫的冬瓜,据说,是他坚持不懈在家28天努力的结果,他带到学校来给大家欣赏一下;他还带了一保温杯,泡了一个月的方便面,打开瓶盖之后,大家被熏得四散奔逃,去跟我告状;还有一次,他带了半瓶蚂蚁过来,蚂蚁在他的桌子上乌鸦鸦散成一片,学生惊叫声四起……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许,在一个家庭里面,也没有什么问题,孩子好奇心强,乐于研究,可能还会成大才,但是,在一个集体里,可就有点乱套了,他打破了正常的集体秩序,制造了许多混乱。
所以,我无数次找他谈话,跟他讲明利害关系,肯定了他对研究的执着,也提出了这些事情不能在班级做的理由。他也会答应:老师,我知道了,下次不做这事了。
接下来,他并不消停,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偶尔某一天,在校园参观,竟然发现了一个里面有无数好玩的器材的教室——是的,那是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
那些被他发现的器材有点惨了,他对什么都好奇,他拿了烧杯,拿了试管,拿了砝码,拿了铁钉等等,每一件器材都是新鲜的,好玩的,玩坏了再去拿。
直到有一天,我听说了这个被学生称为“0元购”的事件。
我把他找过来,问他有没有做这些事情,做过几次。
他沉默不语,先是否认,后来,看到证据确凿,只好承认自己去拿了实验室的东西。
我告诉他,这些东西不是自己的,那是单位的,用来学生做实验的,你拿走了,学生做实验怎么办?如果感兴趣,可以让家里人买来去做实验。
他说,知道了,下不为例。
一份检讨书,终结了这次“0元购”事件。
可是,这并不是终结,他带的东西也开始升级,他的行为也让人无法理解。比如课堂上他会拿着一个苹果吃,或者往嘴里丢一瓣橘子,亦或是喝几口饮料,他坐位附近的窗户上,被他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包装袋,糖果皮,橘子皮……
他还带了一瓶酒精,会趁着同桌不注意,喷在同桌的脖子上,会把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抹在同桌鼻子上,会把桌子刻成一个又一个小洞……
我很无奈,也很无力。
跟家长交流了,家长说他们也很迷茫,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这不,英语老师已经在课堂上三次发现他带电子产品,津津有味地玩,每次都保证下不为例,可是,一次,两次,三次,他坚持在这条路上绝不悔改。
他还会去图书角,用蜡烛点燃那儿的书纸,年级领导调监控才发现的!
这样的孩子与众不同,也许是一个大才,可是,目前,在这样集体范围中,我该怎么办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