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字士行,东晋著名将领,他从小县吏一直做到荆州刺史,位极人臣。他一生勤俭廉洁,为后人所敬仰。
陶侃出身贫寒,年幼丧父,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生活。陶侃的母亲一生节俭,这对陶侃的影响极大。
陶侃有个朋友叫范逵,一天路过陶侃家,特来拜访,陶侃家徒四壁,没有什么好招待朋友的,正在为难的时候,陶侃的母亲却端上来丰盛的酒菜来招待客人。原来陶侃的母亲把自己的秀发减掉卖了,换来酒菜。范逵感动不已。
到了庐江,范逵拜见了太守张夔,他极力向张夔推荐陶侃。张夔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县令。
陶侃当了县令有些飘飘然,一天,有人送给他一坛咸鱼,,这可是母亲最爱吃的东西。陶侃让衙役给母亲送去。陶侃的母亲却把咸鱼退了回来,他写信斥责陶侃不应该刚当个小官就收受贿赂。从此以后陶侃谨记母亲教导,不敢轻易收受别人的东西。
母亲的节俭深深地影响着陶侃,他也渐渐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他在当荆州刺史期间,有一次他督查造船,看到工地有大量的木屑和竹头,于是命令手下把这些木屑都收集起来。手下不理解为什么要收集这些东西。陶侃说:“你们按我说的做就行,到时候我自有妙用。”
春节到了,天气寒冷,路面结冰难行,陶侃让人把木屑铺在衙门口,防止路人滑倒。这时候部下才知道陶侃的良苦用心。对陶侃佩服的五体投地。
后来桓温伐蜀,许多船只缺乏竹钉,这时候有人想起陶侃曾经收集过竹头,于是把这些竹头都派上了用场。
陶侃一次去农村视察,看到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还没有成熟的青稻穗。于是质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自己随手采的。陶侃一听火冒三丈。拿手下把那人拉下去打了一百军棍。他对手下说:“自己不劳动还糟蹋粮食,该打!”
陶侃喜欢饮酒,但每次都只喝三杯,属下劝他多饮几杯,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因为喝酒做了过分的事,母亲责罚我,从此我不敢再多饮酒,以免饮酒误事。”
陶侃一心想要收复失地,在广州的时候,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他每天清晨把一百块砖从屋里搬到院中,黄昏时分再把砖搬回屋里。陶侃搬砖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人们要时刻准备着为了未来打拼。
水如天曰:据史书记载,一次庐江太守张夔的夫人生病,需要去几百里外去请医生,当时正是数九寒天,没人愿意去,这时陶侃自告奋勇道:“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之义,郡守夫人,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陶侃请来医生治好了张夔的夫人的病。张夔对陶侃更加器重。
这段史实颇为可疑,一把手的夫人生病,这正是手下大献殷勤的时候,应该争先恐后去请医生才是,为什么却只有陶侃愿意去呢?而且陶侃说的话也太过肉麻。这样的舔狗也太让人不齿了吧?这还是我们心目中那位刚正不阿的陶侃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