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个孩子,对于75后来说着实不多见,我是家中长女下面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是的,弟弟属于超生,82年出生,当时的经济情况罚款3370元。在那个还是计划经济,靠生产队挣公分的年代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我不否认爸妈有一些传统观念,希望生个男孩,但是他们对我们姐弟三个从来没有区别对待,男女平等,并没有因为弟弟的出生必须要牺牲我和妹妹的人生,只是他们自己比别的同龄人付出的辛苦更多一些。
所以,每当听到看到关于超生被追赶,封房产,拉去引产等等行为时我是有着说不出的愤怒的。中国重男轻女思想着实不可取,但是生育的权利被这样剥夺也着实不可取。
也曾问过爸妈,他们至今对于生了我们三个孩子也没有过后悔,用爸的话说,我统共就你们这三个眼珠子。语气里无疑有说不尽的疼爱和喜爱。是的,他是爱孩子的,多多益善。所以当我未婚之前就查出可能患有不能生育的疾病时做为父母他们是有多痛心。然而上天厚待,我遇上一个好老公。从结婚开始也有过的盼望后,到后来决定不要孩子经历了大约十年之久。是的,我们半被迫的选择了丁克。说半被迫是因为我们的情况可以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来受孕,抑或是可以抱养一个孩子。可是我们都没有主动去争取,他说,没有就没有吧,我们两个人生活也很好。于是这样一过就是十六年,如今依然恩爱如初。
同事里也有如我们一样夫妻十几年至今没有孩子的,他们也是起初并不是不想要,是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之后又因胎儿畸形流掉了过一个成形婴儿之后才决定不要的。如果说丁克两个字在我周围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和骄傲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迫不得已。熟识的人不问还因知道底细而避谈这个话题,不熟识的人不去追根究底,因为他们不知道会不会碰触到当事人的伤心处。就比如我同事,每每说起,她还沉浸在当年失去孩子的那个痛苦中。但是当别人问起时,大多就只回复,啊,不想要,不要了。诸如此类的话,那你想听到什么呢?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伤疤被一次次揭开,让本来平静的心每每再起波澜。
本来以为社会变得宽容,对于不婚,不育这些传统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包容。也确实有了很大的包容,可是不知道从哪天起,大概是从放开二胎政策开始吧,网络上充斥了大量关于丁克晚年有多凄凉的文章,大体内容都差不多: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经步入晚年,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那么他们后悔不后悔呢?答案肯定是后悔的,因为丁克有这样那样的弊端。而后列举大量实例看得人脊背生寒。这些文章意在敦促当代年轻人好好结婚生子,不要自私自利。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文章是带着最大的恶意来写的。
你说我格局不够也好,说我为自己辩解也好,所有的丁克家庭在整个国家体系来讲毕竟是少数的,在这少数之中只为丁克而丁克的更少之又少,那么这样的文章伤的又是谁的心呢。当然了,对于这些文章的作者来说,这小众的少数的人伤了也就伤了。
可是,做人要厚道。文字是无形的剑,杀人不见血。这刽子手的形杀比恶人杀人更可恶。看了网上的许多文章之后忽然就明白了,这些不过是一些变相催婚催生的手段罢了,但是就算你们要催生也别拿丁克说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