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相信你和我都有过同样的体会,明知道这是一部俗套的小说或者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总是符合自己的猜想。
那我们为什么还会被套路,非要带着一种冲动,看看接下来的情节和结局的发展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呢?
其实呀,都是作者们用内容结构这个杀手级武器来套路观众,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百试不爽。
比如有一个好的菜谱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按照步骤来,做出的菜味道都不会错,只是在细微的口感上有所区别。
内容结构,其实一点都不陌生,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过起承转合,风头,猪肚,豹尾和故事创作上广泛应用的三幕结构。其实这些讲的都是三段式结构,由开头,中间,结尾,三个最基本的部分构成。
我们看看《战狼2》的情节是如何用三段式展开的吧。
中间
一段
非洲马达加斯加海湾是世上著名的海盗出没区,从该区经过的船只十之八九遭到海盗袭击。中国特战队“战狼”队员冷锋乘船从马达加斯加海湾经过,在回国的路上顺手解决了偷袭轮船的海盗。
冷锋回国之后送战友小飞的骨灰回家,小飞居住的老家正被不发奸商强拆,冷锋以一敌百打倒了一百多个开发商雇来的打手,为首的小头目并未被冷锋吓倒,而是扬言日后必定卷土重来,继续强拆小飞的家园。冷锋忍无可忍一个飞踢踢伤了小头目,为此触犯了法律获刑三年。
在冷锋坐牢期间,“战狼”队长龙小云前往边境执行任务,不幸遇难。夺走龙小云的是一枚少见的子弹,冷锋出狱之后携带这枚子弹深入非洲,寻找子弹的主人,发誓要为龙小云报仇。
开头永远是聚焦于故事里的人物,冷锋的出场就与众不同,以一敌百教训暴力拆迁的蛮横。犯了错误入狱,期间龙小云被杀。这是将冷锋带进非洲复仇的冲突,将故事情节推动到第二段。
第二段
非洲政府陷入到动乱中,红巾军攻占各地,大有取代政府的意图,还爆发了拉曼拉病毒危机。
冷锋带领在非洲认的干儿子逃进钱必达经营的超市,打退了追进来的红巾军,带领众人往中国大使馆赶去。
冷锋接到命令去华资工厂营救被困同胞,路途救了女医生蕾切尔以及带有病毒原体的帕莎逃命,老爹派人追杀。
奥杜将军责怪老爹鲁莽,不要去伤害中国人,得罪了中国没好处。老爹做事狠毒,索性击杀了奥杜,取得军权,下令全面扑杀华资工厂。
冷锋不放弃非洲人,决定带领大家安全撤退,同老爹的军队勇敢作战。搏斗的过程,冷锋发现了老爹是杀害龙小云的凶手。
冷锋与老爹进行殊死博斗,华资工厂被老爹的手下占领,死伤惨重。
整个中段的目的就是不断制造冲突,由主角和对手之间一系列的攻防战构成,让他们持续打架。
偶尔会萌生出一些支线情节来增加故事的复杂性,阐述更深的内涵,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结尾服务的。
中断加深了角色之间的关系,吸引观众持续的关心故事发展,为故事收尾的最后一战做铺陈。
第三段
中国驻非洲大使馆派出几艘巡洋舰抵达靠近华资工厂的海湾,首长已经看了冷锋传送回来的红巾军屠杀平民的视频,为了消灭非洲叛军,首长忍住心中悲痛命令下属向华资工厂进行导弹轰炸。
数枚导弹从巡洋舰呼啸飞出去,落在华资工厂的地面上,催毁了老爹的部队,冷锋趁机打败了老爹。
华资工厂大部份员工获救,众人乘坐几辆汽车往安全区赶去,安全区已经戒了严,布满了荷枪实弹的武装部队,冷锋为了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拿出一面五星红旗迎风展示,安全区的领导认出了五星红旗,批准部下放行。
叛乱还未结束,冷锋代表中国救出许多非洲人和自己的同胞,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故事逐渐展开,在中段开始走向高潮,在结局达到大决战的高潮。
结尾带出了整个故事的结局,主角赢了,把所有的故事线都收干净,同时又给观众们一种戏外还有戏的感觉,留下余韵。
结尾
去豆瓣看深度影评,会发现战狼2漏洞与不合逻辑的地方不少。把这些地方都去掉,可能电影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本片充其量就是敢死队和惊天危机的水准。然而影片恪守三段式结构,剧情起承转合完整,主要人物刻画清晰,角色功能地位明确,还是达到了动作片的合格水准,节奏也不拖沓。
内容创作时遵循三段式结构,就像拿着好的菜谱,无论是什么体裁或者形式,味道又会差到哪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