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在一百多年前,诗情画意的凤凰城诞生了一位男婴,他就是沈从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的凤凰城中成长的沈从文自小就带有一股诗意,正如他的文字,潺潺流水细细涓流,充满着诗情画意。
在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幼年的沈从文坐在桌前读书的身影。朗朗的读书声伴着蝉鸣,静谧美好。半年后沈从文转入文昌小学,天性活泼好动的沈从文时常贪玩。他溜出课堂,在街上偷偷看木偶戏。小学毕业后,沈从文走上参军的路途。他开始随着军队漂泊,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虽然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渴望读书。于是,北京大学的课堂上有了他旁听的身影。在沈从文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此时的中国文坛有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
之后,沈从文前往吴淞中国公学任教。在这里,他遇见了他的爱情张兆和。从那一刻起,他便陷入了爱情一发不可收拾。他们一个出身于湘西乡下,一个出生于合肥名门。天差地别的关系没能打退沈从文。他充分发挥了作为诗人的优势,写情书。他给张兆和写了几百封情书,只为打动她的心。三年后的夏天沈从文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张允和出来招呼了这位不速之客。张兆和在家人的劝说下,在数百封情书的攻击下,终于答应了沈从文。沈从文如愿以偿的收获了爱情。
好的文字能把人的心融化,这是一场情书赢来的爱情。沈从文浪漫的天性使得他们的初期婚姻生活甜蜜美好。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妻子的眷恋。
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赋予了沈从文浪漫多情的个性。这个性不仅使他收获了爱情,也使他创作出《边城》这一著作。在异乡生活的沈从文,内心思念着他的家乡:凤凰城。于是他以凤凰城为背景,创作了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的《边城》。这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他在这本小说中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边城》中描写的湘西世界,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他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表达着对家乡的思念。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无一不打动着读者的心。这本小说也将沈从文浪漫的天性展露无遗。
他在初涉人世时,见证了太多的杀戮与纷争;他在喧嚣的城市魂牵梦绕故乡的山水;他在苦难的拉锯战中用沉默对抗粗暴。他就是沈从文,生前寂寥死后荣耀。张允和评价他:“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他在沧桑中过完了诗一般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