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作为名言警句,意思是做事情既要善于做好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既要善于做事,更要善于把事做成。这句话极具思想智慧,也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之一。
不过细究起出处,这句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中的《乐毅报燕王书》,原句竟然是“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意思是擅长耕作的未必有好的收成,有好的开头未必有好的结局。这里的“作”是耕作的意思,并不是现在说的做事的意思。只是随着语言语境变化,才变成了今天“善作善成,善始善终”。
乐毅是战国时期燕国大将。燕昭王在位时,极其信任乐毅,乐毅不负期望,连下齐国70城池。而燕惠王即位时,中了齐国田单著名的“反间计”,结果燕国又败退回来,乐毅也因猜疑投奔赵国。此时,燕惠王才后悔,派使者送信招乐毅回来,于是乐毅就回复了这封《乐毅报燕王书》。整篇文章言辞诚恳,感情真挚委婉,有理有据地表达了自己对燕国的忠诚和洁身自好的志向。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用大白话说意思就是“好人未必有好报,付出未必有回报”,有点负能量。文中举了伍子胥的例子,吴王阖闾听从伍子胥成就霸业,而吴王夫差却把伍子胥投入江中,乐毅认为伍子胥没有过早的识别两位君主的胆识,才造成悲剧。所以,在那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一片赤诚之心、一腔报国热血、一身能力才能,有时候抵不过身边人的两三句闲言碎语,所以仁义志士被误解的例子比比皆是,乐毅也早已看透了这一切,“良禽择木而栖”,不信任我,我也没必要再坐以待毙了。虽然乐毅的功与过各有论断,可以说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可以说他是个功利主义者,他的思想比较灵活,并不一味固守,最后得以善终也算是一个不差的结局。
除了上面这句话,文中这两句话也很有意味。
“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意思是圣贤的君主,建功立业而不废弛,因此能够载入史册;有远见的士人,成就美名而不毁坏,因此被后人称道。这句话强调了慎始敬终,强调了恒心和毅力的重要性。细品起来,反而是这句话有点“善作善成,善始善终”的意味了。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意思是我听闻古代的君子,与朋友绝了交也不说恶狠的话,忠臣被迫投降他国,也不为自己的声誉辩解。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与人交往,好聚好散,除了不同戴天之仇外,没有什么让彼此忌恨对方。两人相交,好与坏只有彼此清楚,没有必要刻意向他人、向外界去宣扬、去指责、去攻击。所以,遇到那种在背后说人闲话的人要敬而远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