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拆文练习:洞悉细微,心平气和待花开

拆文练习:洞悉细微,心平气和待花开

作者: 沉睡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22:17 被阅读7次

洞悉细微,心平气和待花开

作者:沈丽新

第一段写作为老师,在面对不同学生时候的心态。一种是,面对主动配合的孩子,每一个教师都能心平气和,第二种是面对问题学生,很难保持心平气和。

第二段引用了心理学家约翰.罗丝蒙德的一句话:“也正因为小孩子天生都是捣蛋鬼,所以老天要给它们尽20年的时间融入社会。”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捣蛋鬼,逃避是毫无用处的,那么教师该怎么做呢?在本段末尾,作者提出了她的观点: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对儿童心理的理解能力,提升自己处理问题学生的各种行为的专业素养,才有希望在问题学生面前做个淡定的教师。

接下来,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处理问题学生的行为,每个方面都用了具体的例子。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的耐心、敏感和智慧。其实,关于问题学生的行为,远远不止这三个方面,但是她截取的这三个视角,非常具有普遍性,她提供的方法也具有实操性。

一、不给学生创造撒谎的机会

这部分写如何处理不带作业的情况。

作者在面对不带作业的孩子时,不会使用疑问句询问:为什么没带啊?到底做了没有啊?她认为,问这些的问题就是在给孩子制造撒谎的机会。她的作法是,在学期初就制定规则,没有带作业的,可以打电话给家长送过来,或是补起来。她只负责提醒。

想想我们平时的作法。没带作业来?你又骗人吧?到底做了没有?这样问的结果是,我们自己气得要死,而孩子根本不说实话,而且后续再犯的几率非常大。心平气和,简直是一种奢侈。

作者的建议就是,不要问任何问题。事情发生了,就让学生体验后果。

二、不给学生以不合适行为吸引他人的机会

这段讲的是喜欢用不合适的行为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达到成为焦点的目的的学生。

先说明了这类学生的行为特点:异常渴望表现、好斗、爱挑衅、惹麻烦。

接下来,作者举了自己班里的一个例子。作者在上课途中,一个爱表现的男孩想要举手回答一个问题,作者知道他想要通过一个搞笑的回答引来全班关注,于是问他:你的回答会不会让同学们大笑?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作者让他坐了下去,并且让他下课后再讲给同学听。沈老师真是机智,简单两句话就化解了极有可能会导致地课堂纪律短暂混乱和学生注意力被分散。想想,这种情况还真是很多。每个班都有那么个把学生,想要吸引注意力,而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宜。但是他们自己并不是存心要捣乱的。明白了这点,也许可以在再次面对时,如沈老师一般的心平气和。

作者最后总结,教师得多接触学生、多掌握心理学知识,在对学生心理足够了解后,才有可能在一些事情的潜伏期阻止事情的发展。

三、不给学生故意伤害他人后立刻道歉的机会

先说了一种存在于低年级的现象:同学之间经常有一些小矛盾,而教师一般会让肇事者去给受害方道歉作为结束。

但是,作者认为随口而说的一句对不起,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而且还会让肇事者认为任何伤害别人的行为都可以用对不起应付过去。

接下来,沈老师又举了一个她遇到的例子。在一个小男孩出口伤了另一个小男孩后,作者没有立即同意他去道歉,而是帮他分析出他的行为是明知对方不高兴还故意做出来。然后,作者让他先去好好想想,不许去道歉,而且不准跟那个小男孩一起玩,直到第二天才可以道歉,并且要对方原谅了才可以继续和他玩。

沈老师最后总结,没有诚意的随意的道歉纵容了肇事者继续犯事,又没有让受害者感到自己的感受被重视。

其实,我们平时处理问题也有这样的倾向,似乎只要道歉了,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看了这篇文章的观点后,我改变了想法。有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偷懒而已。

最后结语部分,作者强调,教师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学会与教师合作,不让孩子为自己的问题行为撒谎或找借口。

其实,标题看起来与文章内容的结合度似乎不高,因为文章并没有怎么提到心平气和。但是沈老师提出的这三点,还有她讲的这些教育故事,无一不看出她的心平气和与教育智慧。唯有心平气和的老师,才能在学生不带家庭作业、课堂里故意捣乱和课后故意伤害同学时,做出如此理智又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为。

相关文章

  • 拆文练习:洞悉细微,心平气和待花开

    洞悉细微,心平气和待花开 作者:沈丽新 第一段写作为老师,在面对不同学生时候的心态。一种是,面对主动配合的孩子,每...

  • 2019-04-28

    心平气和 静待花开 ——读薛瑞...

  • 心平气和,静待花开。

    家长会是家校合作、交流沟通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家长会延迟到了现在,每一位老师都是“灵魂的工程师...

  • 最后的印象•静待花开(四)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心平气和,淡泊流年。

  • 推窗向外

    文图/尘渺凡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引蝶来; 心平气和,淡泊流年逐梦去。

  • 不懂“静待花开”的我

    脑子里在想“静待花开”的出处是哪里? 百度搜索了一下!结果查到如下内容和图片: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心平气和,淡...

  • 拆文练习

    《朴树:终于可以坦然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一、从读者的角度最吸引我的是什么? 1、标题:“坦然”与“格格不入...

  • 拆文练习

    拆文标题:周星驰:你们就看见我笑,却从来不懂我的苦 丹心说 一、选题明星自带流量,喜欢他的人很多,看文的人就多。 ...

  • 拆文练习

    我选取了另一篇感受比较深的《阿何有话说》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来拆解如下。 标题:江苏保姆闷死83岁老人后续,全网震...

  • 拆文练习

    《人生海海》:好好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 作者:十点心然 一、标题 1.作者提出的观点,引读者一看究竟 二、看点转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文练习:洞悉细微,心平气和待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to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