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学西传” 未必是件坏事

“中学西传” 未必是件坏事

作者: 玄妙莫测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21:18 被阅读58次
“中学西传” 未必是件坏事

2013年的时候我看了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后写了下面这个影评,其中说到了中国人的“规矩”,当时我说了句气话:“中学西传”未必是件坏事,自从被知乎删帖后,我对此有了更深地体会。很多中国人不认同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不遗余力地打击它,我就想:既然那么多中国人讨厌自己的传统文化,未来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迟早会毁于自己人手里,与其这样不如把它们传给外国人,好歹也是能流传下来。

音乐推荐:《一代宗师》宫二与叶问对白的背景音乐


看完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这首音乐. 找这首曲子还真是颇费周章, <一代宗师>原声专辑经过太漫长的时间才在互联网上流出来, 这期间还有好事者将专辑制作人梅林茂以前的作品和S.E.N.S的一首<(出逢った頃の君でいて) Be As You Were When We Met>混搭成一张假的<一代宗师>的原声专辑在网上传播, 不过S.E.N.S那首还是有点意境的,至少名字很贴切,所以我还特意在乐道上做了推荐. 等到真专辑显身虾米的时候, 我按照名字去猜测竟然没找到这首曲子, 因为我想当然地觉得这一定是梅林茂写的曲子, 所以专辑中混搭了两首莫里康的作品我竟然连听都没听, 但后来才发现我心仪的这首片尾叶问和宫二先生对白的背景音乐正是出自伟大的莫里康的, 梅林茂特意将其改编放到了专辑中.这本来是莫里康为电影「Come imparai ad amare le donne」所作的配乐, 两个版本我都听了, 但是感觉还是梅林茂的版本更适合电影<一代宗师>, 因为莫里康原版中有几段欢快的钢琴演奏实在是没法用在电影里. 影片结尾这段对话应该是全片的泪点所在, 很动人也很忧伤. 现在听来这音乐里莫里康的基因简直就是百分之百啊, 我竟然都没听出来. 各位会问了, 什么是莫里康的音乐基因, 那就是”怀旧”,那就是”追忆往昔”, 无论是”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还是 , 无论他跟什么大牌导演合作, 他的音乐都没有改变过这种基因.

La Donna Romantica

Ennio Morricone/梅林茂

-00:00

Ennio Morricone/梅林茂1La Donna Romantica

王家卫是个很奇葩的导演, 说实在的以前我不太喜欢他和他的作品,套用北京话说”这人太装逼了”. 他的电影我大多都看不进去.一般这种个性导演都有个很大的特点, 因为他们大多不是商业导演, 所以他们的电影往往在叙事上不行,叙事方式也跟普通观众有很大的出入,借此标榜自己有别于大众的地方. 加上我对音乐旋律和电影情节的关注度总是排在首位的,所以这个人的电影从来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之前还能引起我兴趣的电影就是那个<东邪西毒>了, 这片子吸引我无非是里面的台词比较经典, 画面还算漂亮, 音乐还不错, 但是这些似乎跟导演关系不大, 画面漂亮也许是摄影杜可风的功劳, 音乐不错是那个小胡子陈勋奇的功劳, 电影毕竟不是诗歌, 那么多”金句”堆砌, 一群大牌演员在那里摆古装 POSE , 然而奇葩的是这片竟然也成了经典, 不能不说是很神奇的事情. 其实那段时间这种港台电影的奇葩现象很多, 最有名的是刘镇伟和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它被过分夸大, 被大陆学子们和后来的互联网两次深入挖掘, 充分地后现代解构, 已经远远超出了刘镇伟和周星驰之前想要耍宝的预想, 这种解读其实跟你对吴承恩说”孙悟空是个反对压迫,反对强权的斗士, 是一个反对统治阶级的大英雄”是一样的无厘头的. 当然这样的奇葩以后还会有的,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东邪西毒>里的那些对白, 总比<大话西游>要深刻点.

其实深入分析一下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的经典对白, 我发现一个规律: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经典大白话的文艺式翻译. 举几个例子吧

1: “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如果真无悔,该有多无趣啊” , 这其实就是”人生处处有缺憾,有缺憾的人生才是人生”的意思, 但是翻译成电影中的对白是不是有了点加了”村上春树”牌鸡精的味道, 一下子就”高端洋气”了.

2: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应该是”执着坚持必有回报”的意思, 但是搞成压韵则显得好像很经典的样子.

3: “夫妻之道,在于无声胜有声”, 就是”夫妻之间要有默契”, 但这也是加了”村上春树”牌鸡精的味道

4: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这意思就是”这世上总有人会成名当主角,总有人要默默无闻当配角, 没办法的事儿”, 但是用了”面子”,”里子”的比喻就显得深刻多了.

5: “我选择活在我的岁月里”, 这就是”我不愿意改变自己”, 但是用前者表达出来, 诗意多了.

其实<一代宗师>中也还是有很多不错的”金句”, 有些不太好理解, 我只能自己去解读,不一定是导演和编剧的原意. 比如这句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很多英美剧都会去解读这么一个词”Deja-vu” ,原文为法语déjà vu, 中文翻译为“即视感”,简单而言就是“似曾相识”,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最近看<危机边缘>, 得到的解释是平行世界中有不同的我们. 其实我更愿意用前世今生来解释它. 网上有个说法”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 后来我查一下, 有人说这来自一个故事, 有人说是来自席慕容的一首诗:《一棵开花的树》

——————-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

注: 头一句是不是跟电影中的”我在最好的时间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有时间了”有点象

——————-

我觉得这可以用来理解这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相遇的缘分要经过几世的铺垫, 怎么能不说是久别重逢.

<一代宗师>表现的并不是叶问一个人, 而是整个民国武林众生相, 王家卫通过电影中的对白”人家说,武学千年,胜负都是过眼烟云。我们不在意是一招一式,我们在意是整个武林”表达了此意, 这是王家卫要高于叶伟信(<叶问>导演)的地方, 他后发先至,在电影意境上高了后者不知道多少倍. 这个电影有一种情怀是让我看后念念不忘, 挥之不去的. 也是我一直想要说的东西.

从古至今, 传统中原的中国人(或者说是汉族)是没有什么信仰, 少数民族除外, 当然同化后也渐渐失去了. 中国人大多只关心什么对自己最有利, 什么对自己最有用, 什么能保护自己就选择相信什么, 你看国内那么多庙宇香火如此旺盛, 这已经跟印度佛教原来清修苦行的状况完全不同了. 中华民族是个大熔炉, 可以将一切东西都塑造成保护自己的神. 如果说中国人没有信仰,那么是什么维持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 如果没有一个东西去维持, 那必然是混乱的历史. 我总结大概就是两个字:”规则”, 用通俗化说是”礼法”, 这应该是儒家搞的, 它融入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三百六十行, 每行都有它的规则, 无论是青帮,红门,黑社会, 还是科学,术数,演艺圈都是如此, 黑帮有黑帮的规矩, 犯错就要执行家法, 必定有所为有所不为, 占山为王的水泊梁山好汉不抢劫贫民百姓, 这叫做”盗亦有道”; 原本是下九流的说相声的, 也有自己的族谱, 如果郭德纲不是拜师在侯跃文的门下, 他始终就被排斥在相声圈外, 因为相声族谱上没他这一号; 搞学术和科学研究的人要论资排辈也是如此. 武林不外乎是门手艺行, 规则跟其它行业没有太大的区别, 凡是入手艺行都要拜师学艺,入行要守规矩,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就是这个理. 民国的武林最初还算是个讲规矩的武林, 马三即便是投靠了日本人, 在师傅房前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即便他杀了师傅, 还是要去拜祭他,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可以有很多机会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去害死宫二, 但是他没这么做, 他还是在车站接受了挑战, 败了还是说出了”宫家的东西,我还了”的话. 为什么宫二要强调”话要说清楚, 东西是我自己拿回来的”, 这也是在强调了一个规则.

宫二的人生是个悲剧, 她是个为了讨一个公道, 维持一个规矩付出一生的人, 当所有父亲的老哥们都不帮她的时候, 她毅然选择自己独自讨回公道, 维护规则的孤独道路, 还因此退了婚, 这场比武后, 她为治愈伤痛吸食了鸦片, 整个人也毁了. 她的悲剧是整个武林都已逝去了,而只有她还在为了维持这个规则去斗争, 当你处在一个所有人都在破坏规矩, 只有自己还在坚持的环境中, 你该有多孤独啊. 宫二在片尾怀念感伤的正是这片逝去的武林.她见了自己(为自己的真性情而活着),见天地(见过世面),但是没能见众生(因为宫家六十四手没有传下去). 叶问和宫老先生搭手时说”如果真行的话, 南拳何至北传”, 后来叶问通过李小龙将咏春传播到了西方, 这算是东拳西传了吧, 他是”见众生”的.

有时候想想,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些人通过破坏规矩而扬名天下, 他们不要说讲规矩, 就是连起码的道德准则都抛弃了, 更多的人选择为了金钱放弃规则, 这样的互联网无论多么繁荣, 都是虚假的. 中国人正在选择放弃原则, 放弃传统, 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真正的中华文化也许真的会消失, 那么”东学西传”未尝不是件好事. 那时真正还在坚持传统中国文化的人也许只能象老舍笔下《五虎断魂枪》中的杀子龙一样每晚在月下擦枪了.

<一代宗师>中我觉得梁朝伟的表演中规中矩, 但是章子怡的宫二先生演的非常好, 如果她不凭借此角得个什么最佳女主角奖项,那么华语影坛应该算是彻底堕落了. 其实这个角色的确很适合章子怡来演, 她比较成功的角色都是那种有点任性,执着的女性, 这大概是从<卧虎藏龙>的玉娇龙开始的吧. 最后那段独白是全片的泪点所在, 于无声处见演技.

就写这么多吧.

相关文章

  • “中学西传” 未必是件坏事

    2013年的时候我看了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后写了下面这个影评,其中说到了中国人的“规矩”,当时我说了句气话:“...

  • 社会角色扮演失败

    未必是件坏事,说不定可以变成好事!

  • 孤独未必是件坏事

    大多数人都惧怕孤独。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总会以为别人会发现你只身一人。常常会有人喜欢边走路边看手机。 其实并不...

  • 生病未必是件坏事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晴 一直反反复复地咳嗽,原来还是过敏在作怪。这段日子肉蛋奶不敢吃,咖啡茶基本不怎么...

  • 孤独未必是件坏事

    在学校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总是喜欢结伴而行,无论是去老师办公室还是玩耍,甚至有时候上厕...

  • 拜金未必是件坏事

    读研究生期间,班里有一个女孩特别拜金,在她眼里,物质条件高于一切。当时对于我们其他同学来说都是特别不能理解的。 毕...

  • 时间久了,感情算什么?

    麻木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坏的是人。

  • 不幸运未必是件坏事

    我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从小到大连“再来一瓶”也没有中过的那种,中考失利,出车祸,休学,高考失利,离一本线差一分。 但...

  • 听话照做未必是件坏事

    “听话照做”很多人看它可能会觉得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因为这里面缺乏了我们自己的一个思维判断。对于一直听话照做的人我...

  • 有压力未必是件坏事

    从公司降薪开始,每天的内心都不好受。私企的“专制”,胳膊拧不过大腿,没有商量直接通知的做事方法,让每个人都无能为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学西传” 未必是件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vi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