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篇关于管理学的文章,对里面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最伟大的制度一定是基于最‘恶’的人性假设,要能让所有的坏人都变成好人。”
真心觉着这话说的不错!看完立马就分享给了小伙伴,然而小伙伴却对它发出不同的声音。
第二天部门开了一个时间长达半天的会,会议内容都是在围绕近期制定的一些制度展开。
在讨论修订的过程中意见出现了分歧,在制度的内容上:A认为应该粗化,B认为应该细化。在制度的本质上:C认为应该善化,B认为应该恶化。
我自己觉着制度内容的精细化或粗放化应该取决于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像传统生产企业的各项制度就应该是精细化的,因为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没有条条框框精细化的制度,员工的工作一定是行无所依。
像现在崛起的很多新型创新企业,聚集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是知识性员工的阵营。这类公司的规章制度就应该是一切从简,能粗矿就粗矿,因为员工普遍的理解力、应变力和想象力都非常的强,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比较好的处理方法,如果把制度定死,可能就错过了最优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 管理出现僵化、滞后、繁琐等致命的问题。
所以说制度内容的制定,应该根据公司的性质和员工自身的素质进行斟酌。
图片发自简书@白色风信子至于制度的善与恶这个问题,我是觉着没有商量和考虑的余地,一切都应该从恶,就像前面说的,最伟大的制度一定是基于最恶的人性假设,如同那些牛逼的游戏开发者一定是参透了人性所有的弱点。这和人性本善或本恶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是在考验一种契约精神,制度的制定就应该让没有契约精神的坏人无空可钻,不给坏人任何犯错的机会,从而把坏人变成一个好人。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提倡情怀化的管理,就如同马云说的那样:“新型企业要承担新的家国情怀。”
我认为“情怀”可以出现在战略层面的企业愿景或企业文化,到一定不适合出现在战术层面的企业运营。因为一切的情怀最终都要归于个人价值和企业利润,在残酷的现实和实在的利益面前,情怀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让员工自我管理时,只要有一个人偷懒,大家也会比着偷懒,因为我们觉着别人偷懒了自己不偷懒就很吃亏,别人舒服自己累就很不划算。
所以说用情怀的幌子去规避制度的设计,这是很荒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