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了大象和骑象人,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突破自己做出改变,那么我们得训练自己的大象。
可是要训练自己的大象一定会碰到很大的困难,毕竟他是大象,那这个大象其实有一个很大块的肉——叫做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并不是意味着舒适
我们经常说要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那他究竟对每个人意味着什么呢?也许你可能觉得心里舒适区不就是——舒适的环境吗?可是对于有一些人来说,心理舒适区并不意味着舒适。
我们其实常常见到在一些山区里面,还守着老家老宅子,看似生活环境非常差,极其不舒适的地方,其实住着蛮多的老年人,他们的子女并不是,不把他们接出去住。就以我们大众普适的眼光看来,子女那边的条件更好,更舒服,可是对于他们来说,那些舒适的环境,并不能让他们心里真正感觉舒服。
心理舒适区也不意味着熟悉的环境
大家常常听过一句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6821/8eb2c046fb53275f.jpg)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旅行中,遇到不一样的自己”——这句话就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励志要改变的一句slogan,甚至呢,很多人说我要改变,一定得去改变我熟悉的环境。
你看我得辞个职啊,移个民,我得去环球旅行?就觉得,也许马上换个地方,换个工作,换一种生活习惯,马上就会,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可事实上你看有一些人,他们可能去过很多国家,待过很多地方,甚至换过很多工作,却一直没有,很明显的际变化,他还是那个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其实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带着那个并没有被你改头换面的大象。在这样一个基本上没有改头换面的大象的带领下,你所有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并没有被改变,你怎么可能会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呢?
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所以说我们知道,真正的心理舒适区并不是舒适的环境或者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的方式。所以说我们要改变的是应对环境的这种方式,才算是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这里改变应对方式有两种含义。
一、面对事情你的第一反应。比如说,面对一个复杂困难的工作,你的第一反应是选择想办法解决问题还是习惯性的拖延。比如说你在面对一个别人对你的评价的问题的时候,你是选择逃避,还是思考,还是针锋相对?
二、你在情绪上面的反应。比如说你今天听到了一个跟你观点完全以往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
你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是大咖说的我信,还是这是平时就不太认同的人说的,我就完全不信,哪怕说的是同样的话,可是你就是一定要带有情感色彩的去面对。还是你能非常客观的去看待这个事实。
面对同样的事情,你的情绪反应的方式不同。你的应对方式就不同,结果表现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你现在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走出心理舒适区了吗?
他并不需要你去全球旅行,哪怕你只在一平方米的空间,自己熟悉的空间里面,依然可以做出改变。
只要你能够意识到,你什么时候被心理舒适区的控制感给控制了,从而影响了你的判断和行为。恭喜你,你已经在朝着走出心理舒适区前进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6821/ef9f21e86714cfc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