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有过很饿很饿的经历,几乎到了饥肠辘辘、饥不择食的地步,那一刻自认为肯定能吃下一头牛,待一大堆食物端到跟前,三大口两大口下肚,那种“吃遍天下无比雄壮”的心便瞬间阳 痿了。或许,处于饥饿和暖饱的两种状态下,我们的大脑会发出不同的偏差的指令,大脑它是很狡黠的,一不小心我们便会被它带到沟里去,做出偏差较大的决策。
记得两年多以前,刚加入写作日更的那些日子,我热情高涨,一天能写好几篇,几个月下来,除了每日一篇文章外,还“备粮”存稿好几十篇。去年底开始每天练习毛笔字,我也有类似写文的经历,卯足了劲地练啊练,很快便也存了有一个月的毛笔字稿,等待发布。不难发现,习文也好,练字也罢,我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历程:哎呀,从此便可大展宏图了——按照这样的写作(练字)进度,存稿将会越来越多,不可估量啊不可估量。结果呢,随着时间的拉长,无论写作日更也好,练字日更也好,存稿都在悄无声息地减少——写作日更的存稿早已“消失”殆尽,练字日更的存稿也仅剩十来天。我曾经以为自己会在短时间内写下大量的文字、练习大量的书法,然后呈现出很牛叉的样子。
现在,当写作和练字的时间线拉长,且必然将继续在往后日子“拉长”的时候,我蓦然回首,发现曾经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大牛叉”的想法是多么的大傻叉。
前段时间报考消防员,近日培训机构便通知我们这一批学员在理论方面要尽可能多地刷题——两个科目近万道题的题库——指导老师提醒我们最好每天抽些时间做一做题,否则到时候临时抱佛脚会很难上岸的。现在距离考试的日子还早,我便有一种“时间充裕”的想法,将题库抛之脑后。今天和一个同学聊起考试,她称在刷题的时感觉自己像个“智障”,我这才警觉——可不能再掉以轻心了,非得老老实实每天抽时间做题不可。
举以上三个日常实例,它们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却冥冥中给了我一个相同的启示——别太高估短时间内获得的能量,更别忽略细水长流中获得的能量。再通俗点讲——一次贪多嚼不烂。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