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小说卷《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生活的碎片“我不在作品里喊叫”。
“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博,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汪曾祺,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曾是西南联大的高才生。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的学识何其丰富,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尤其对于美食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的小说里,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苛责呐喊,平淡朴实之中,却让人感动于故事情节,跟随主人公或喜或忧。在文字的流动中,能感受到汪老对他所描写的人物所倾注的情感,也能深刻领悟到老人在生命的长河中,捡起的如同珍珠般的人生智慧。读来,亲切自然,受益匪浅。
生活的碎片这本小说集包括汪老1982年至1996年间写的小说。共包括《钓人的孩子》《鉴赏家》《王四海的黄昏》共57篇。每一篇读起来就像是进入一个小社会,感受了一段鲜活的人生经历。汪老描写人物,总能抓住他的特点,这些人物似乎都与他的人生有过交集,他或喜或恶,都发自内心,诉诸笔端,那种仰俯无愧于天地万物的真性情让人心生欢喜。
生活的碎片印象深刻的是《八千岁》,顾名思义,“八千岁”有钱,也会赚钱,更会攒钱,从不乱花一分冤枉钱,对于这些细节,小说里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述。比如他常年穿“蓝布长衫,蓝布夹袍,蓝布棉袍,他似乎做得了这几套衣服,就没有再添置过。”他做粮行生意,在店门口贴着“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的字条。大家都说,“八千岁”是一只大螃蟹,有肉都在壳儿里。“他不看戏,不打牌,不吃烟,不喝酒。”
小说里说,八千岁那样有钱,又那样俭省,这使很多人很生气。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
八千岁就被这个兵痞子敲了一竹杠,讹了他一大笔钱。经此一劫,八千岁也突然像转了性,不再像以前那样吝啬,开始换了新装,吃饭也不再是两个草炉烧饼了。小说结尾是这样写的:“吃晚茶的时候,儿子又给他拿了两个草炉烧饼来,八千岁把烧饼往账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
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环境,考虑到别人心理的感受,让别人舒服,也就是让自己舒服。这也就是人为什么要低调,要示弱,这不是妥协,只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虽然我们不至于让每个人都满意,但总能不会让每个人都眼红嫉妒。
都说一个男人的成熟是从学会爱别人开始,一个女人的成熟是从学会爱自己开始。要我说,男人女人,都要爱惜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才能平和温暖,带给周围的人爱与自在,学会和自己和解,也就掌握了幸福快乐这个神秘宝盒的钥匙。
生活的碎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汪曾祺看来,“得失,首先是社会的得失”,一个作家要对读者负责,要有社会责任感,“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就在这些生活的碎片里,汪曾祺这位才子作家,把自己笔下的人物,赋予了清新鲜活的灵魂。《石清虚》有精神上人与物融,情感上亲和无间。《百蝶图》有愚顽、扭曲和恶毒。《云致秋行状》有人性中的善良,美的心灵。不一而足。
小说不仅仅是小数,故事也不仅仅是故事。汪曾祺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你可以读出他的爱与憎,有些人物游走在人性的边际,他们的选择、行为和命运所呈现的既是人性的创伤面,又是人性的生长点。
“人道其里,抒情其华”。更多的时候,我并不能领会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我所看到的,也仅仅是我所看到的,我思考不到深层次的东西,也不愿意想太多,或许,这就是人与人的本质差别。
但是,读书,会让一个人终归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有些文需要慢慢去品,有些人需要慢慢相处,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也许如同有人说的那样,在《迟开的玫瑰或胡闹》里,汪曾祺玩味着生命的尴尬与荒诞。我们就跟随着这些文字,也一道细细琢磨琢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