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2、周国平论教育2

172、周国平论教育2

作者: 47ee4fd45a42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13:13 被阅读0次

    一切习惯了的东西都容易被我们忘记。

    人们为虚名浮利而忙碌,却舍不得花时间来让生命本身感到愉快,来做一些实现生命本身的价值的事情。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人生的意义,在世俗层次上即幸福,在社会层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层次上即信仰,皆取决于对生命的态度。

    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

    即使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其中最刻骨铭心的因素也不是受了养育之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在这种绝望之中,父母作为无人能够保护的孤儿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了你的眼前。

    一切真诚的爱和善意,在本质上都是给予,并不要求回报,因此没有什么可羞于启齿的。那是你心中的财富,你本应该及时把它呈献出来,让那个与它相关的人共享。

    如果说学习如何给与爱,获得爱不是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事,那么我就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了。

    小环境里往往充满短兵相接的琐屑的利益之争。

    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事业是精神性追求与社会性劳动的统一。一个人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体现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人,无论他内心多么真诚,也不能说他有事业。

    职业关系到生存,事业关系到生存的意义。

    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生存责任在吞噬生活或者个人。如果没有生活压力,社会价值导向不是这么物质功利虚名攀比,可能大家更有追求吧。

    做事情,包括为谋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谓本职业务,也包括出于兴趣、爱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而做的,即所谓事业。与人交往,包括同事,邻里,朋友关系以及一般所谓ID公共关系,也包括由性和血缘所联结的爱情,婚姻,家庭等关系。

    你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教育公平的缺失有一个演进的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重点学校制度和教育产业化改革。学校等级化的加剧,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单纯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它已成为当前影响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

    教育产业化的具体做法,在中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例如把名牌中学的初中部变成高收费的改制学校。大学扩招使得普通高中成为瓶颈,在中考竞争远比高考激烈的新态势下,中等教育进一步出现大规模的两极分化。

    教育产业化混淆了市场化改革与公共治理改革。一方面,该改的不改,政府高度行政化的治理方式,对学校的直接微观控制,垄断教育资源的方式皆未变;另一方面,不该改的却改了,公立学校用靠纳税人的钱提供的公共产品设租寻租,将其变成需要花钱购买的服务,向社会,家长强势地攫取经济资源,ing架空了弱势阶层和人群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利。

    在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背景下,教育本应发挥社会平等制衡器的作用,现在却蜕变成了凝固和扩大阶层差距的工具。

    教育产业化是如何进一步扩大学校的两极分化的。在利益的驱动下,当下择校热呈现以下特点:1面特别广,已从重点中学蔓延到普通中学,从大中城市蔓延到县城和农村地区;2低龄化,择校竞争从高中下移到初中,进而下移到重点小学,幼儿园。3小学阶段出现奥数热,考证热,极大地损害了儿童的身心。4择校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城市重点学校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收费越来越高,已相当于大学学费。

    等级化学校制度是在政府或明或暗的倡导和支持下才得以存在并发展的。教育产业化一直是在政府的许可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学校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现行官本位体制,慷国家之慨的大手笔。比如举办论坛成风就是一种新形式的形象工程。

    原则只是原则,改变不了一个强硬的事实,就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那些拥有雄厚资源的重点学校,名牌学校便成了人心所向。既然允许择校,家长们就趋之若鹜,即使要收取昂贵的择校费,名额仍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学校就用招收特长生的办法来缓解矛盾。这个办法的妙处是,还可以借势自办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办相应的特长班,成为创收的新门路。其根源就是今天的教育制度。学校类型单一化,就业与高学历挂钩。高考的威力自上而下笼罩各级教育。

    人们似乎只有在工作之外才能找到快乐,快乐是需要钱的,为此就必须工作,工作的价值似乎只是为工作之外的快乐埋单。

    人性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2是社会性,比如交往,被关爱,受尊敬的需要,满足则感到情感的快乐。3是精神性,包括头脑和灵魂,头脑有进行智力活动的需要,灵魂有追求和体悟生活意义的需要。

    获得精神快乐的途径有两类:一类是接受的,比如阅读,欣赏艺术品等;另一类是给予的,就是工作-创造或自我实现。正是在工作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积极实现,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最高意义。

    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是不快乐的,作为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的工作是快乐的。前者是一个必然王国,后者是一个自由王国。

    最理想的情况是谋生与自我实现达成一致,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又能籍此养活自己。

    一个人首先必须具备快乐工作的愿望和能力,然后才谈得上快乐工作。

    工作的快乐与学习的快乐是一脉相承,性质相同的,基本的因素都是好奇心的满足,发现和创造的喜悦,智力的运用和得胜,心灵能力的生长等。

    说到底,幸福是一种能力,它属于那些有着智慧的头脑和丰富的灵魂的优秀的人。

    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人类的一切道德都发端于同情心。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

    宝贝,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可是爸爸回答不出来,我们一起慢慢想。

    阅读,在旁人看来他就是很勤奋,其实他是在享受,但是你不知道!

    最重要的东西是智力活动的习惯和融入身心的原理。

    人的一切活动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不是为了物质的生产,而是为了发展人的能力,人发展和享受自己的能力这本身就是目的。

    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使人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体验,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使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

    文科有很好的条件,因为有用的书与无用的书是统一的。

    教育就是生长意味着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在生长的前头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比如说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等。

    今日大学成了职业培训场。

    对幸福的理解,西方哲学史上主要分两派。一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一派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道德上的完善。

    物质上的理想是什么呢,就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生活。

    好奇心。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对事物感到好奇,发生了兴趣,就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探究它的谜底。

    要把外部经历转化成内在的财富。纯粹外部的经历,你是留不住的,但是你是带着感情去经历的,内心会有感受,你要珍惜这种内心的感受,不让它轻易流逝,这样也就是以某种方式留住了你的经历。

    今天吃了,明天忘了,不就白吃了吗?不行,我要用日记把它记下来。

    通过写日记,内心生活从来没有中断过。

    同情心。善良的人。在同情心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的两种基本道德,一是正义,一是仁慈。

    要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善良高贵的灵魂。

    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感到快乐。这实际上是生命的快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爱情,亲情和家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能够靠这个养活自己。

    阅读过程本身是在过一种精神生活。

    激发和满足你的好奇心,培育和发展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科学和哲学就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包括好的文学作品,其实同样也能促使你去思考,使你的头脑处于活跃状态。

    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的沉思称作人生最高的幸福,完美的幸福,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在我们之中的神过这种生活的,这是神性的生活,是在做适合于我们身上最高贵部分的事情。

    知识分子是那种从智力活动本身得到了莫大快乐,从此改不掉努力活动习惯的人,他觉得动脑筋思考问题太快乐了,你不让他动他就非常难受,而且也不可能,他永远保持着对知识的热情,这样的人才是知识分子。

    文史哲不分家。

    文化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1984--奥威尔。。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这两本书被称作反乌托邦,都预言了人类文化的灭亡,但是灭亡的方式不一样。厚一本需要买或者借来读。

    经典著作就是你初读的时候就觉得像是重读的书。你有重温的感觉。因为它谈的问题是你关心的问题,是你自己灵魂中的问题。经典著作是你在重读的时候好像是初读一样的书。无论你读多少遍,你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柏拉图的斐多--杨绛翻译。包括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托尔斯泰日记。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或者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可以着重看他晚年写的自述。

    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的比较晦涩难懂。

    阅读不求甚解,为我所用。把它化为你的精神营养,让你的精神得到生长。按自己的意思理解大师,毕竟我们不是学者。

    中国传统哲学缺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形而上学,就是对终极价值的关切,一个是个人主义,就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写作是他们内心的需要,写作本身使他们感到莫大的愉快。用写作留住似水年华。用写作超越苦难。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好像从正在受苦的那个自我中挣脱出来了,把他所遭受的苦难作为对象,对它进行审视,描述,理解,距离就是这么拉开的。

    通过写作,可以把外在自我的经历,不论快乐和痛苦,都转化成内在自我的财富。有写作习惯的人,会更细致地品味,更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外在经历,仿佛在内心中把既有的生活重过一遍,从中发现更丰富的意义,并储藏起来。

    善于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

    为自己写作。

    周国平自己的作品中,最喜欢人与永恒。

    一个作家如果不再写私人日记,已经是堕落;如果写专供发表的所谓日记,那就简直是无耻了。

    自发地写日记,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要秘密,基本上不给人看,为了真实。

    勤于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好的内容,好的文字表达。

    作家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不停地做着两件事,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为了及时记下,必须克服懒惰,害羞和世俗的礼貌。写作者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辛勤的搜集者。许多作家都有专门的笔记本,用于随时记录素材。

    内容是要依赖于表达的,你要真正留住一个好的思想,就必须找到准确的表达。

    文字贵在简洁。

    一个人以怎样的目的和方式写作,写出怎样的作品,归根到底取决于他是个怎样的人。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作家都是在写自己,而这个自己有深浅宽窄之分,写出来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读书的面可以广泛一些,不要只限于读文学书,琢磨写作技巧。读书的面可以广,但档次一定要高。

    读书应该激发创造力。

    为了使读书有助于写作,最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包括,1摘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2记录读书的体会,特别是读书时浮现的感触,随想,联想,哪怕它们似乎与正在读的书是完全无关的,愈是这样它们也许对你就有愈有价值,是你的沉睡着的宝藏被唤醒了。

    每一种教育理论背后都有一种哲学,哲学是教育的根据,理念,核心。如果说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看法,描绘了人,人类应该怎样生活的蓝图,那么,教育就是实现这个蓝图的最重要途径。

    一种观点认为,孩子是尚未长大的成人,儿童期的全部价值在于为将来做准备,教育的目标也在此,即掌握知识,将来适应社会。另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儿童期本身具有价值,儿童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此种教育,使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身心健康地成长,以此为一生的幸福和健康生长打好基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现在教育的问题就是使劲让孩子适应社会的文化,导致创造性很早就丧失。

    根据幼儿的特点,教育的任务可归结为:1提供外在的自由。2培育内在的自由。在外在自由环境中,通过好奇心,创造力,自信心的生长,形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中国的孩子缺乏两种自由,根源在于教育的功利性。

    体制化教育有两个不可避免的缺陷,一个是保守性,只适合平均智力水平的学生。一是功利性,它把注意力放在培养社会当前所需要的人。体制化教育的这两个缺陷是不可克服的,最多只能减轻。不要拒绝体制化教育,要与它保持距离,不要完全被支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2、周国平论教育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ok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