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九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九

作者: 儒生闲谈 | 来源:发表于2024-07-03 20:39 被阅读0次

曾国藩最让人称道的,我认为是其对兄弟们和后辈子侄们教育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尊师、贵师,以前我也有所论及,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其二是择师。1843年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要给弟弟们择师:“ 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四弟季弟从觉庵师,其束脩银,男于八月付回……”。1849年,其任礼部侍郎后,为其子女择师:“庞省三在我家教书,光景甚好”。1852年他在给同事信中谈及自家侄、甥的老师:“弟家请魏荫亭教书,即召亭之弟。学生共三人:舍侄甲五、胞姊之子临三、胞妹之子昆八……荫亭极善教书,弟生平所见教读者,殆无其故……”。后来,随着曾国藩的官越做越大,他择师的标准也越来越高,1865年他为儿子、女婿请的老师是内阁中书吴汝纶之父吴元甲(号育泉):“明年寓中请师。顷桐城吴汝纶来此,渠以本年连捷,得内阁中书,告假出京。余劝令不必遽尔进京当差,明年可至余幕中专心读书,多作古文。因拟请其父吴元甲号育泉者至金陵教书,为纪鸿及陈婿之师……”

其三是择书,要想读书,能不能买得起书是一回事,曾家当然能买得起书,不过,在曾国藩看来,比有书更重要的是择书。1859年5月他给长子纪泽写信:“…… 乡间苦于无书,然尔生今日,吾家之书,业己百倍于道光中年矣。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道出了择书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观点仍时时引人深思。

其四是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1859年9月,曾纪泽写信向父亲汇报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曾国藩在回信中一方面对其学习情况进行了评价,另一方面着重结合其学习情况向其传授各种方法:

“……凡作文,末数句要吉祥;凡作字,墨色要光润。……”。“ 尔问 《五箴》末句‘敢告走马’。凡箴以《虞箴》为最古……意以兽臣有司郊原之责,吾不敢直告之,但告其仆耳。……余之‘敢告走马’,即此类也。……”“尔问看注疏之法……”。“尔问作字换笔之法…… ”

曾国藩很早就说过:“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因此,他在兄弟子女的教育上花了相当大的工夫。皇天不负有心人,曾家后人的出色表现,的确可以告慰曾国藩的在天之灵。

贤哉,曾国藩!

贤哉,诗书传家!

相关文章

  •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01 既然是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那就先来讲讲手中这本《曾国藩家书》,这...

  • 人生只道是平常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01 既然是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那就先来讲讲手中这本《曾国藩家...

  • 岁月可瑕疵美貌容颜,也可积淀人格光辉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读了《曾国藩家书》之后,我在书中似乎完全感觉不出曾国藩是一位封...

  • 曾国藩谈读书

    假期第一天,如常读《曾国藩家书》。今日所读,为曾国荃离京后所寄。家书之卷一,自其九弟离京后,每寄祖父母、父...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家训

    《曾国藩家书》是一部被人推崇备至的书信集,也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育的智慧之书。 这本书信集...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今晨,观寻店中书架藏书,获《曾国藩家书》一本。前有耳闻良多,皆无时阅览。现已闲暇时光,一杯清水在旁,坐于桌前,慢慢...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近来读曾国藩家书,颇觉玩味。些许感悟,聊以记录。 第一点是静,曾公多次强调静能生智,要求不论军旅忙碌如...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有人说“他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也有人说‘他是割地卖国’的卖国贼,而我说“他是一位那个时代的巨人,是一位那个...

  •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毛泽东如是说。读曾国藩家书,方知此服是真服。曾国藩如果以儒家的价值观来看,简直可以算...

  • 读 “曾国藩家书”有感

    很早都听说《曾国藩家书》这一本治家治国宝典,由于学识有限,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读书也没有方向,所以一搁置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qi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