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的预报过耳一听,20岁的我想法做事总是喜欢临场发挥,就觉得这很酷。“准备的很好,很不错很用心”,这样的夸奖在我听来,总有种莫名的尴尬和羞愧感。
这种奇怪的心态和做法导致的结果,在父母眼里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典型。考砸的成绩,得罪的长辈,摔断的腿,煮坏的汤……
而结果造就的我,是“麻烦制造者”。如果有准备,不一定足够充分,有预见,不一定真斟独到,用来处理后续麻烦的大部分时间,你可以干别的事。这是大部分其他人的看法。
“你不觉得这样的生活充满乐趣嘛?就像你走着,出现一个满身是泥哭泣的孩子,你给她颗糖,她欢笑着走了;继续往前走,出现步履蹒跚孤独的老人,你陪他看了整晚的日落,他欣慰的走了;再往前,是一位失声了的歌唱家,你带她去听大海波涛的壮阔,最后爱上赏歌,爱上写曲……”
她扑闪着眼睛,满眼幻想与美好,我几乎快被她的故事吸引住了,她笑着露出奶兔牙,眼睛一转,继续往前走的故事。
我知道10岁与20岁之差,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还有心理上的改变,10岁的她能把“麻烦制造者”幻想为童话故事主人公,而20岁的我就只说“这样很酷。”
而究竟为什么是“酷”,许是藏匿着些许对世俗妥协的抵抗,对平凡暗淡人生的佯装。无法用长篇大论的话语来形容。
想起语言能力表达训练课上老师提前通知我们做 应聘模拟 ,后来上台的同学,一个对面试官所问问题对答如流,毫无破绽。另一个想到什么说什么,完全的表达真我。准备充分vs 临场发挥,想问谁最终被录取了,我只能说那是模拟,没有谁知道考官今天的心情。
那么人生呢?绝不是一场模拟,不可能让你重新来过的。那我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都在为明天做打算做准备?这种方式的过活,决不是人生,人生不是计算精密的运转机器,不会因一个螺钉的缺失,满盘奔溃。从我们出生的那刻起,我们就是麻烦制造者,区别在于从有人帮你解决到自己解决。
又说这种想法与做法完全是消极的态度,感觉浑浑噩噩的在生活。为什么不以另一种想法来看呢?我只是在面对另一种结果,正因为如此,更能面对生活中很多突然的打击,绕更多的路,看到了更多的风景,风情。
生活能被预知能被准备,该多么无趣啊。我的“酷”,却也是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对生活的敬畏,对自己的考验。
你按点做好精致的晚餐,却没看到门边泥土里小鸟衔来的种子发了芽。
半夜被冻醒,我爬起来换上厚绒的睡衣,继续倒头大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