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2篇原创
【说起来有些尴尬,昨天发了2017第一篇文章,然后掉了两个粉……我数学不好,但我也知道,按这个速度,怕是等不到第100篇了……】
今天把牢骚发在2016身上吧。
人的寿命以年为单位衡量,所以岁末年初,是最容易引发人感慨的时间节点。
我喜欢写一年又一年,从2009年到如今,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牢骚满腹,不吐不快。从最初的QQ空间,新浪博客,到后来的人人网,习惯了在随意一个平台上记录一年来的感慨万千。
到如今,许多年的文字都不可寻,就像中学时代记录的日记一样,里面隐藏了不知道多少个小秘密,到如今,也不知道那些个密密麻麻的日记本已经随风消散在哪一段兵荒马乱里了。
但记录从来没有停止过,记录是总结也是反思,是对前一段时间的归纳,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提醒。
2016,看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焦虑。
焦虑什么呢?对工作的焦虑,对房子的焦虑,对父母不时催婚的焦虑。我觉得不光是我焦虑,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在焦虑。吴晓波在《开讲啦》这个年轻人聚集的节目里,总结当下年轻人焦虑的原因:第一是对于未来不确定的焦虑,第二是年轻人之间相互比较之后的焦虑,第三是年轻人在选择中的纠结和焦虑。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刚毕业几年的白领,应该是焦虑的"重灾区"人群。因为年龄小的年轻人有升学的压力,年龄稍大点年轻人已经成家,目的想对明确——老老实实赚钱养家才是王道。夹在中间的年轻人,要么在苦苦的投简历找工作,要么在目前工作岗位上或是得过且过,或是骑驴找马。与以往铁饭碗工作不同,众多的工作岗位并没有稳定的保证,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残酷的末位淘汰制让所有人提心吊胆岌岌可危。高高在上的房价与少的可怜的银行存款严重不对等。一年后的我还会在这个岗位么?两年后的我还会在这个公司么?三年后的我还会在这个行业么?五年后我能凑够这个城市一个蜗居房子的首付么?
看朋友圈里的朋友,为什么他工作这么爽,动不动就是全球各地打卡,工作就像是旅游;为什么他工作环境这么令人羡慕,晒的图里动辄都是美女三五成群,工作就像是海天盛筵;为什么一同毕业的大学同学,他的娃已经上幼儿园了,而自己却依然常常被父母亲戚例行催婚;为什么同样是在一家公司,你一年到头挣得钱还不够在这个城市买上两平米,而别人一年的奖金就可以轻松付首付了。
孔夫子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千百年来,这依然是人们痛苦和焦虑的根源之一。然后王小波"火上浇油",说: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句话并不会挽救人,反而让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其结果就是,愈发无能,愈发比较,愈发焦虑,由此陷入了无解的恶性循环。
不知道别人年少时是怎样的,反正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的的确确印证了那句话:人不轻狂枉少年。那时候我是看不上一切的,所有的东西在我眼中都是浮云,那时候我并不能确切的说出自己将来会成为怎样的将帅之才,或是政商名人,但至少我给自己的心理认知是,无论将来做什么,你都可以是一个以一挡百,功成名就的人。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自己因无知而无畏,着实好笑。
当年少时所有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和期许,遇上了现实的铜墙铁壁的时候,就像是撞了南墙,见了棺材,于是不得不回头,不得不落泪。于是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一辈子可能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不会被人知晓,更不会被人谈及。从年少时期待的存在感爆棚到现实中的存在感为零,这样的落差带来的刺激无异于坐过山车。强烈落差过后,剩下一地焦虑。
一年又一年,焦虑中的我开始练习长跑,从年初的五公里,到年底完成全程马拉松,这是我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有时候问自己,当自己在跑步的时候,自己在想什么呢,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放空的,事后并不记得自己跑步的时候在想什么——除了在累的生无可恋的时候会骂自己犯傻才会报名马拉松。
每年做一些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这似乎是平淡日子里的刺——刺激你不断激起平淡生活的热情。
2016,坚持着练习瑜伽,学着打坐。对于许多人来说,瑜伽是女人的专属,打坐是佛家弟子修行的方式,那我凑什么热闹呢。其实只不过是喜欢这种安安静静的运动,一呼一吸之间,自有吐纳的欢喜。
一年又一年,依然坚持着读书。这个爱好可能是我坚持最久的了,其实用"坚持"这个词不够准确,看书早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能说是一种坚持,而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或是消遣,或是猎奇,或是新知。每本书里都暗藏着另一个世界,如果有幸从别人的文字里读到自己的心声,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读者,那都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因为不知所措,所以焦虑。有种观点是,我们愈是做"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如漫无目的的刷微博和追剧,我们就愈发觉得生活无聊;愈是做"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情——如读书和学习,可以让自己觉得生活有奔头,有意义。刷微博,追剧本身不需要动脑子思考,人所耗费的成本较低,所以收益低,读书和学习技能低过程需要人付出相当的经历和思考,所以相应的会有更多的收益。其实,最好的"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情应该是认认真真找对象,如果可以据此找到心上人,那么下半辈子绝对是幸福无忧了。怪不得这么多大龄单身青年这么挑剔,看来他们都是很理性的。
某公众号宣称"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这话蛊惑着焦虑的文艺青年,说的煽动性十足。我不会选择相信。
当个人焦虑加入到社会焦虑的共同体,会引发更大更多的焦虑。就像是平静湖面的涟漪,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焦虑涟漪圈,涟漪不断扩散,最终搅动着整个湖面不得安宁。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我力量的渺小与伟大并存的时候,就会慢慢不在意外界所蛊惑的东西。你是什么样,这个社会就是什么样。你焦虑一分,整个社会的焦虑随之扩大一倍。
一年又一年,可以预见,明年我依然会对工作的方向,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未来种种充满焦虑,对一切不稳定的事情充满怀疑。与此同时,我也会继续享受奔跑,瑜伽和读书带给我的调剂和享受,新的一年,我可能会去到更远的我未曾达到过的土地上,呼吸那方寸间的空气,感受那片世界的温暖或寒冷。未知带来的,一方面是焦虑,另一方面也是新奇。
一年又一年,无论我怎样自我调节与暗示,我还是会在某个时刻焦虑。或是走在某条路上,抬头望见风吹落满树枯黄;或是在晨起的床头,睡眼惺忪的翻着隔夜的朋友圈例行点赞;又或是一个又一个无法入睡的夜晚,在试过所有入睡的方式之后,不得不妥协放弃的瞬间。依然会焦虑,并对此习以为常。
生活抛给自己的礼物并不是简单的只有正反面的硬币,它有棱有角,有沟有壑,有高山流水也有青青麦田,有南北极的寒冷,也有热带雨林的温热。
一年又一年,走过的每一天,每一年都算数;未来的每一天,每一年,都不应当是过往的简单重复。
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和谐九年,隔壁老王说,与社会生活,同内心成长。
希望是这样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公众号:好望角(haowangjiao10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