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大家对它的态度大多是避而远之,它一定是阻碍我们的东西。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冲破限制,插上翅膀尽情在天空翱翔,任性成长。
但是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去思考限制的价值,尝试着去接受限制、利用限制甚至喜欢限制,去跟限制做朋友,也许,你真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 限制激发可能性
每一个人遇到的最大限制就是死亡。
正是因为死亡不可避免,生命的活力才能被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才能被最大程度地唤醒,人才会拼尽全力活出精彩而不凡的一生。
# 限制缩小选择
如果没有限制,那么我们的很多选择会是“随机”的,因为我们根本无从评判什么样的选择更好,而且面临的选择之多让我们无所适从。
限制,就是路上“路标”的角色,它能指引我们走到一个能看到风景的地方。
如果我们使用某件东西,不是因为它是万能的,而恰恰是因为使用它是受限制的,一个受限制的东西更加能告诉我们可以怎样去用它。
有了限制,才能让我们容易去接受一个事物,因为我们有把握去控制它。
有了限制,才能体现出这个事物的某种沉潜于内的规则,而限制不过是内在规则的外显特征。
所以啊,如果我们带着“限制”去看待一个事物,也是在了解它的内在规则。
# 限制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把限制当作线索,不仅能解决学术上的问题,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麻烦。
安德鲁·怀尔斯在回顾证明费马大定理的历程时说的:“或许我能借助进入黑暗大楼内的经验,最好地描述我如何做数学研究。你进入第一间房屋,但它里面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你磕碰家具,不时被周围的东西绊倒。逐渐地,你能感觉并知道每一样东西、每一件家具都在哪里……”
那些曾经绊倒怀尔斯的东西是他遇到的种种限制,但是它们也启发了怀尔斯,让他渐渐摸清了身处的这间“屋子”。
好比我们整理行李,正是有了行李箱才让我们有所取舍,舍弃不关紧要的东西,才能轻装上阵。
如果没有行李箱,你也会找到带有“限制”的替代品开始整理你的行李,比如你只有两双手,所以拎东西的数量和重量都是有限制的。
学会跟限制相处,学会利用好限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理解了限制的作用和意义,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更加清醒和完整,也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从容。
在刘慈欣成名之前,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在娘子关火电站上班的普通工程师能写出风靡全国、震动世界的科幻作品。
当你抱怨自己环境的种种限制、境遇的种种坎坷时,是不是没有找对那个真正限制自己的东西。
# 打破真正的限制
如果现实的、客观的限制牢不可破,那么去打破思维的限制就是最可行的路径。
打破这种惯性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借助随机性。
当你感觉你的思考进入了死胡同,再也没有什么新方法的时候,可以拿出一个随机词表(其实只要拿出一本词典,随意翻到某一页就可以),随便找出一个词,跟自己原来思考的主题组合在一起,然后看有没有新的灵感火花出现。
打破限制思维的第二个方法是使用“启发式”。
比如创意专家奥斯本提出的“创意九法”,是九个具有启发性的创意提问,包括是否可以组合,是否可以挪用,是否可以重新排列,是否可以逆转,是否可以放大,是否可以缩小等等。
如果随机性和启发式还不行,那么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些系统的创造性方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奇舒勒创立的“问题解决通用技术”。
在阿奇舒勒看来,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麻烦或者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个麻烦背后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消除矛盾就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限制之中蕴藏着信息。当你看到限制时,就可能是在触摸一个问题内在的矛盾,或者为这个矛盾打开了一个认识的窗口。
网友评论